医学ppt1骨胳肌系统解剖学医学ppt2骨骼肌总论一、定义: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称骨骼肌。二、骨骼肌的分类三、骨骼肌的主要结构四、骨骼肌的附属结构五、骨骼肌的起止点医学ppt3骨骼肌的分类按位置可分为:躯干肌、上肢肌、下肢肌、头颈肌。按形态可分为:长肌、短肌、阔肌、轮匝肌(长肌运动距离大,故存在于四肢;阔肌为扁状,存在于躯干等既需要运动又需要保护的部位;轮匝肌存在于孔和裂的周围。)医学ppt4医学ppt5骨骼肌的主要结构1、肌腹:红色,为骨骼肌的动力部分2、肌腱:乳白色,连接了肌腹和骨骼阔肌的肌腱又称腱膜。医学ppt6骨骼肌的附属结构1、筋膜:包括浅筋膜和深筋膜,前者位于全身的皮下,实际上为一层脂肪组织,起保温和缓冲震荡作用;后者包裹每一块肌肉,使每一块肌肉都独立行使功能而不受其它肌肉影响且可限制炎症蔓延。医学ppt72、滑膜囊:在肌腱和骨骼、肌肉和骨骼、皮肤和骨骼有摩擦力的地方,有一膜性囊状结构,称滑膜囊。内有润滑液,起减轻摩擦力的作用。医学ppt83、腱鞘:包裹着肌腱。包括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前者位于外层起保护肌腱的作用;后者位于内层,实际上为一滑膜鞘,起润滑作用。医学ppt9骨骼肌的起止点一块肌肉必定至少连接在两块骨骼上,而且,当此骨骼肌收缩时,这两块骨中,有一块骨是移动的,而另一块骨则是静止的。那麽,就把此骨骼肌在固定骨上的连接点称起点,而在移动骨上的连接点称止点。为何要讲这个问题?因为肌肉的作用就是运动骨骼,故我们学习肌肉就要明白一块肌肉能做何运动,而要明白其做何运动,如果知道起止点后就迎刃而解了。医学ppt10躯干肌背肌胸肌腹肌医学ppt11背肌斜方肌:起自枕外隆突、项韧带的全长、和全部胸椎的棘突;上部肌束斜向下外,下部肌束斜向上外,止于锁骨的外侧段,肩胛骨的肩峰和肩胛冈。作用为:上部肌束收缩上提肩胛骨,下部肌束收缩下降肩胛骨,上下同时收缩使肩胛骨向脊柱靠拢。斜方肌呈三角形,两侧斜方肌加起来呈斜方形。医学ppt12背阔肌起点:起自下六个胸椎的棘突和全部腰椎的棘突。止点:肌束从后下内斜向前外上,止于肱骨小结节嵴作用:使上臂后伸、旋内、内收。(举例)竖脊肌、大菱形肌等略旋内又称内旋、旋前。医学ppt13医学ppt14胸肌起点:起自锁骨的内侧段、上六个肋软骨的前面、胸骨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作用:为使上臂内收和旋内。胸上肢肌(胸大肌、胸小肌等)胸固有肌(肋间内肌、肋间外肌等)胸大肌:医学ppt15膈肌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分隔了它们。呈穹隆形,周围为肌质部,中央为中心腱。起自胸廓的下口,肌束向中心腱走行,止于中心腱。膈肌收缩时牵拉中心腱下降,扩大了胸腔的容积从而助吸气;但同时也缩小了腹腔容积从而协助排便、分娩、呕吐。医学ppt16膈肌上的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位于膈和12胸椎之间,通过主动脉和胸导管。食管裂孔: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平第10胸椎,通过食管和迷走神经。腔静脉孔:位于食管裂孔的右前方,平第8胸椎,通过下腔静脉。医学ppt17腹肌前外侧群(腹直肌等5块)后群(腰大肌等)腹直肌(位于前正中线两侧为一长带状肌宽3-4cm)起点:起自耻骨联合和耻骨结节之间。止点:肌束向上止于剑突及其附近肋软骨。作用:使脊柱前屈。腹直肌上有3-4条腱划医学ppt18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起点:腹外斜肌起自下8肋;腹内斜肌、腹横肌都起自后部胸腰筋膜、髂嵴。止点:腹外斜肌肌束从外上斜向下内,腹内斜肌肌束从外下斜向内上,腹横肌肌束水平向内止于白线。白线:我们可以认为白线就是左右两侧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的腱膜在前正中线上左右对接形成的痕迹。医学ppt19腹直肌鞘(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腱膜要想止于白线,这些腱膜不可避免地要越过腹直肌的表面,因为腹直肌位于前正中线两侧。)就是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形成的包裹腹直肌的腱膜鞘。前面有两层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后面有两层腹内斜肌腱膜后层和腹横肌腱膜。医学ppt20腹股沟韧带:就是腹外斜肌腱膜的下缘紧张于耻骨结节和髂前上肌之间并且卷曲增厚。(腹外斜肌是阔肌,它向内侧止于白线,它向下不可能什麽也不连)那麽,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