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青光眼的护理病例讨论先天性青光眼•为眼球在胚胎期和发育期内房角发育不良或发育异常所导致的一类青光眼,多数在出生时异常已存在,但可以到少年儿童、甚至青年期才发病表现出症状和体征。曾有先天性青光眼之称,分为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少年儿童型青光眼和伴有其他先天异常的青光眼三类。发育性青光眼的发病率在出生活婴中约为万分之一,大约有65%-75%属原发性。•发生机制:源于神经嵴细胞的前房角发育过程受阻,造成了小梁网不同平面发育异常、睫状体和虹膜向前附着到小梁网上以及Schlemm管的异常,通过某种或多种机制导致房水外流阻力增加。先天性青光眼的遗传性尚不清楚,有明确家族史的约10%-12%。临床表现•原发性婴幼儿型青光眼的发病率约为三万分之一,80%以上在出生后一年内发病,双眼累计者约为60%-75%,男性较多,约为65%-76%。•眼压升高常导致眼球增大,尤其是角膜和角巩膜缘部。•角膜水肿、畏光、流泪、眼睑痉挛•角膜云翳样瘢痕、上皮缺损甚至溃疡;•角膜或角巩膜缘葡萄肿•晶体半脱位•眼压升高、房角异常。青光眼型视神经乳头凹陷及眼轴长度增加,这些体征对确诊十分重要。常需在全麻下检查才能确认。治疗•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措施。80%的病例,可通过房角切开术或小梁切开术控制眼压。对晚期病例,则选用小梁切除术为妥。•姓名:刘慧如•性别:女•年龄:8岁•民族:汉•入院时间:2017-10-10•主诉:发现左眼眼球大8年•现病史:患者于8年前出生时即被其父母发现左眼眼球大,随年龄增大出现眼球颤动,3年前到我院就诊,诊断为“先天性青光眼”,并行小梁切除术治疗,术后点布林佐胺眼水,眼压控制可。1个半月前复诊时测左眼眼压28mmHg,予卡替洛尔眼水、溴莫尼定眼水、布林佐胺眼水、贝美前列素眼水点眼,2周前复测左眼眼压34mmHg,建议手术治疗,患者为求治疗今来我院,门诊测左眼眼压34mmHg,以“先天性青光眼/OU”收入院。患者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近期饮食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既往史:右眼3年前在我院行小梁切除术,2个月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现用卡替洛尔眼水、溴莫尼定眼水、布林佐胺眼水、他氟前列素眼水点眼,眼压16mmHg。否认哮喘、支气管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及结核、肝炎等传染病接触史,否认重大外伤史及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输血史。预防接种史随当地。•体格检查:•T36.5P74℃次/分R18次/分BP95/60mmHg•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4左眼0.02,右眼结膜无充血,上方滤过泡局限,角膜直径约14mm,房水闪辉(-),虹膜纹理清,上方可见根切口,人工晶体位正,眼底视盘色淡,C/D约0.9;左眼结膜无充血,上方滤过泡局限,角膜直径约14mm,前房深度正常,房水闪辉(-),虹膜纹理清,上方可见根切口,瞳孔不圆,直径约4mm,对光反应迟钝,晶状体后囊下浑浊,玻璃体无明显浑浊,眼底视盘色淡,C/D约0.9;双眼球水平震颤,33cm角膜映光:OD•-15°••初步诊断:•抗青光眼术后/OU•先天性青光眼/OU•先天性白内障/OS•眼球震颤/OU•人工晶体眼/OD•知觉性外斜视/OD•晶状体半脱位/OS•2017年10月12日在全麻下行左眼Phaco+IOL植入术•术后视力左眼0.03,眼压17mmHg•2017年10月16日出院。•带药:左氧氟沙星眼水滴左眼4次/日,普拉洛芬眼水滴左眼4次/日;•卡替洛尔眼水、溴莫尼定眼水、布林佐胺眼水滴右眼2次/日•他氟前列素眼水滴右眼1次/晚护理诊断•1、疼痛:眼压升高有关•2、感知改变:视力障碍、视网膜视神经损害有关•3、自理能力缺陷:与视力障碍有关•4、知识缺乏:缺乏青光眼的防治与护理知识•5、焦虑:对青光眼的预后缺乏信心•6、潜在并发症:感染、前房积血、眼球破裂与眼球扩大、组织变薄易受伤有关。护理目标•1.眼压降低,眼痛、头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2.视力不再继续下降或下降延缓或有轻微提高•3.生活自理能力提高•4.病人获取青光眼的预防与护理知识•5.焦虑心理减轻或消除•6.熟悉周围环境,减少外伤的机会•7.无并发症的发生护理措施•(一)疼痛;眼痛•1.给予降眼压药物•2.给予心理护理•(二)感知改变:视力障碍•1教会病人使用床旁呼叫系统,并鼓励病人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