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行政领导者综合素质及其培养方法和途径试论行政领导者综合素质及其培养方法和途径摘要 ] 行政领导者作为一个行政组织的核心和旗帜,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发动者和推动者,其素质如何, 直接关系到领导活动的效果和工作成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在新的历史时期, 现代行政领导者的公共管理角色地位决定了其应具备坚实的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 ,先进的观念素质,广博的文化素质,卓越的才能素质 ,精湛的法律素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等综合素质。端正态度,更新观念,终身学习,勤于实践,加强修养和转变作风,是行政领导者培养自身素质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关键词 ] 行政领导者; 综合素质; 培养方法和途径行政领导者是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所授予的行政权力,在行政管理部门中占据决策地位的人。要实现组织的目标, 除了必要的体制性要素作保障,还必须有领导者自身的德、 才、学、识、质等因素发挥影响作用。 在行政活动过程中, 虽然行政体制为领导者提供了一种职位权力,但领导者自身素质的优劣, 却是决定其能否带动群众完成组织目标任务的关键性因素。换句话说,行政领导者素质的高低, 决定组织活动的成败。 那么,现代行政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素质,以及如何培养这些综合素质呢?本文就这些问题做一些初步探讨。一、行政领导者综合素质含义及其特点(一)行政领导者综合素质的含义领导者素质,是指领导者在一定先天禀赋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实践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在领导活动中经常发挥作用的本质要素。行政领导者综合素质,是指行政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所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是行政领导者在先天禀赋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 工作和实践而获得的德、 才、学、识、体等总和。①具体说,它有双重含义。首先是指构成行政领导者的各种内在要素,包括领导者的生理、心理、文化、思想、政治、道德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综合而成的本质性能力等。其次是指这些要素和能力的现实状态,即发展程度或实际水平。 也就是说, 领导者素质同时又是定的政治方向。 坚定政治方向最集中最具体的体现,就是行政领导者能否高举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时刻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2、牢固的政治观念。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