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原因1、重复使用的透析器未经压力检测。2、短时间内超滤量过大,使跨膜压超过限度。3、透析器本身质量不合格。二、破膜表现透析机漏血报警(BloodLeak)三、破膜预案透析液颜色变红。破膜时应更换透析器,是否回输血液应根据跨膜压(TMP)的变化,如果TMP>0说明破膜较小,膜内仍为正压,透析液不会进入膜内,可回输血液。如果TMP_<0说明破膜较大有反超的危险,宁可废弃血液而不应还输给患者。单人更换透析器法:当透析器破膜时,夹住动脉管路,打开补液口回输生理盐水,待静脉管路颜色变浅时,停血泵卸下透析器,将新透析器膜外与透析液连接,动脉端与动脉管路连接,静脉端游离向上,开血泵以100ml/min的速度预充透析器,待气泡驱净后,关闭补液口,打开动脉管路,使血液引至透析器静脉端时,连接静脉管路,翻转透析器至动脉端向上,开始正常透析。四、预防措施1、单位时间内超滤量要适中,不可过多。2、复用透析器应用卫生部规定的具有容量检测和压力检测功能的复用机及专用于透析器的消毒液。3、选用质量好的透析器。一、发生原因严重低血压、贫血、心脏病、多脏器衰竭等二、临床表现患者面色苍白或紫绀、出冷汗、呼吸困难、血压下降BP<80/50mmHg、心率增快HR>120次/分、反应迟钝、意识模糊甚至丧失。有的患者在早期会出现眼前发黑,打哈欠,腹痛,便意。三、处理原则1、低血压引起的休克可不必先测血压,立即回输生理盐水200-300ml,停止超滤,使患者头低脚高位,氧气吸入,必要时输入高渗液体,氯化钠、50%葡萄糖或5%碳酸氢钠溶液等。2、危重病人当Sp02<90%,HR减慢或严重心律失常如频发室早、二联律、三联律时,立即回血停止透析,根据休克的程度及发生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开放静脉等。四、预防措施1、根据血容量监测确定干体重,超滤总量<体重的6-7%。2、做好宣教工作,透析间期体重增长<1kg/日。3、透析前根据个体差异停用降压药物,透析后期限制进食量。4、加强营养,改善贫血,必要时输血、白蛋白或血浆。5、危重病人进行心电、Sp02监测,备除颤器、抢救药品等。6、严格掌握透析适应症。一、发生原因当尿毒症患者伴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常采用无肝素透析,由于血流速减慢或回输生理盐水不及时等原因,常发生透析器及管路的凝血现象。二、凝血前表现静脉压升高、透析器颜色变深、静脉壶过滤网有凝块、外壳变硬。三、应急预案1、当无肝素透析3-4h时,静脉压逐渐升高达300-400mmHg,在不停血泵的情况下(防止因停血泵而造成整个体外循环凝血),立刻打开动脉管路上的补液通路回输生理盐水,然后再将动脉管路夹住停止引血。2、用止血钳敲打透析器动、静脉两端,将血流速逐渐调至lOOml/min,当血液回输成功后停血泵。3、打开动脉管路,回输动脉端的血液,如果凝固,可拔针丢弃动脉管路上的少量血液。四、预防措施1、用肝素盐水100mg/500ml循环吸附血泵速2OOml/min,吸附20—30min后排空肝素盐水。2、再用生理盐水500ml重新预冲透析器及管路。3、根据凝血情况每15-300min一次阻断血流,用200ml生理盐水冲洗透析器及管路,冲洗量计算在超滤总量内。4、要求高通量、高血流速透析。5、最好使用一次性透析器。6、血液透析滤过置换液选用前稀释。一、发生原因患者血管纤细、硬化、末梢循环较差、操作者技术欠佳等造成透析过程中静脉淤血二、血肿表现透析进行中随着血流速的加快,患者静脉出现肿胀、淤血、疼痛等表现。三、应急预案1、当透析过程中静脉突然肿胀、疼痛时,立即停血泵,将动、静脉针上的卡子夹闭,同时将动、静脉管路用止血钳分别夹住并分离穿刺针,用无菌的连接器将动、静脉管路连接后打开止血钳,开血泵血流速降至lOOml/min,关闭超滤(UF),进行离体血液循环,可有效的防止血液凝固。2、此时护士可以有充足的时间重新找血管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用生理盐水50ml快速推入,患者无疼痛感,局部无肿胀证实静脉血管通畅,关血泵连接动、静脉管路,恢复透析状态。此种方法循环时间应小于lOmin,因时间过长会造成部分红细胞破裂,有引起溶血的危险,应尽量避免。四、预防措施1、对血管条件较差者应由技术熟练的护士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