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眼的解剖与生理眼科:朱菊茗眼——视觉器官1、眼球2、视路3、附属器4、眼部的血管和神经一、眼球角膜横径:11.0~12.0mm垂直径:10.0~11.0mm角膜中央厚度:0.5~0.55mm角膜周边厚度:1.0mm直径<10mm病理性小角膜直径>13mm病理性大角膜角膜1.上皮层:再生能力强2.前弹力层:透明膜无再生能力3.基质层:占90%胶原纤维不能再生4.后弹力层:抵抗力较强可再生5.内皮细胞层:缝隙连接房水屏障无再生能力角膜缘——角膜、结膜、巩膜移行区•无弹力层•基质层失去透明•富含毛细血管淋巴管成纤维细胞角膜缘干细胞角膜——生理功能•维持眼球的完整、保护眼内容•透过光线参与屈光:屈光指数:1.377屈光力:43D•感知环境及外界刺激:最敏感冷热觉痛觉触觉•渗透作用角膜——代谢•糖代谢:葡萄糖和糖原分解葡萄糖:90%房水10%结膜、角膜缘血管及泪液•角膜上皮的氧气:泪膜中溶解的氧气、结膜和角膜缘的血管•角膜内皮的氧气:房水•氨基酸代谢•VA、VC、谷胱甘肽角膜——血供、神经支配角膜缘:丰富血管三叉神经眼支、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巩膜瓷白色、坚韧分为:表层、实质层和棕黑层肌肉附着点处最薄约0.3mm视神经周围最厚约1.0mm巩膜——生理功能•与角膜、结膜构成外屏障•避光•眼外肌附着处葡萄膜含有丰富的血管和色素,具有营养、遮光和调节屈光的功能。•虹膜•睫状体•脉络膜虹膜虹膜功能:调节进入眼内的光线瞳孔:2.5~4.0mm虹膜纹理:虹膜表面凹凸不平的皱褶虹膜——组织结构1.前表面层2.基质与瞳孔括约肌层——副交感神经缩瞳3.前色素上皮层与瞳孔开大肌层——交感神经神经散瞳4.后色素上皮层睫状体环状结构前连虹膜后连脉络膜•睫状冠:睫状体前1/3,宽约2.0mm•睫状突:睫状冠内表面70~80条纵行放射状突起•平坦部:睫状体后2/3•锯齿缘:睫状体平部与脉络膜连续处睫状体——组织结构•无色素睫状上皮•色素上皮•基质•睫状肌•睫状体上腔睫状体——生理功能•无色素上皮细胞分泌房水维持眼压提供角膜后部、晶状体的营养•血—房水屏障:无色素上皮细胞的紧密连接、虹膜组织的连接和虹膜血管脂溶性物质可高效率通过、蛋白和其他大分子受限制•平坦部的无色素上皮分泌粘多糖酸(玻璃体的主要成分之一)睫状体——神经支配三叉神经第一支动眼神经的副交感神经脉络膜脉络膜前起锯齿缘,后止视乳头周围,介于视网膜和巩膜之间含有大量血管和色素细胞的薄膜具有遮光作用脉络膜——组织结构•脉络膜上腔•大血管层和中血管层•脉络膜毛细血管层•Bruch膜视网膜前界:锯齿缘后止于:视盘内侧:玻璃体外侧:脉络膜视盘:视网膜上视神经汇聚眼球后部穿出眼球仅有神经纤维没有视细胞,因此视盘不感光,在视野中形成生理盲点黄斑区:视乳头的颞侧约3.0~4.0mm视觉最敏锐的部位,该区无血管视网膜的组织分层①色素上皮层②视锥、视杆细胞层③外界膜④外核层⑤外丛状层⑥内核层⑦内丛状层⑧神经节细胞层⑨神经纤维层⑩内界膜视网膜的生理功能三级神经元:光感受器细胞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血-视网膜屏障:视网膜血管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共同组成内屏障: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外屏障:视网膜色素上皮眼内容1、房水由睫状突无色素上皮细胞产生主要成分:水、少量氯化物、蛋白质、维生素C及无机盐等作用:维持眼压营养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眼内容2、晶状体位于眼后房虹膜后表面和玻璃体前表面之间由晶状体囊和晶状体纤维组成作用:屈光间质:20D调节:睫状肌的收缩与松弛吸收紫外线,保护视网膜营养主要来源为房水眼内容3、玻璃体•透明的胶质体主要成分是水•占眼球内容积的4/5•作用:屈光间质对周围组织有支撑作用•营养来源于脉络膜和房水二、视路视网膜至大脑枕叶视中枢的神经传导路径①视神经:眼内段、眶内段、管内段、颅内段②视交叉③视束④外侧膝状体⑤视放射⑥枕叶视中枢三、附属器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的组织结构•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眼眶眼睑①皮肤层②皮下组织层③肌层④睑板⑤睑结膜层上下睑缘间的裂隙称睑裂正常时睑裂高为8mm上睑遮盖角膜约1.0~2.0mm内眦外眦眼睑的组织分层①皮肤层:最薄②皮下组织层:疏松结缔组织易水肿③肌层:眼轮匝肌、提上睑肌、MULLER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