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管狭窄的教学查房10/23/24护理新进展教学内容腰椎管狭窄的相关知识介绍1病例简介2围手术期护理34一、腰椎管狭窄的相关知识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导致椎管或神经管的内径较正常狭窄,刺激或压迫由此通过的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上以腰4、腰5发病率最高,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群。腰椎管狭窄的定义正常腰椎的解剖先天性(发育性)后天性(获得性)退变性脊柱滑脱性医源性创伤后腰椎部位各种炎症腰椎管狭窄的病因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症状与姿势关系密切下肢神经症状慢性腰背痛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患者开始时是正常的步行速度,在行走数十米或数百米后就出现下肢酸胀、乏力、疼痛等症状,然后步行速度减慢,最后不得不下蹲休息,经过一定时间的休息后,患者下肢症状缓解或消失,他又可以继续步行,但继续行一段距离后又重复上述表现。1、神经源性间歇性跛行2、症状与腰椎姿势密切相关过屈位过屈位过伸位过伸位过屈位椎管径增大过伸位变小过屈位椎管径增大过伸位变小特点:前屈缓解后伸重上坡容易下坡难骑车可以步行难疼痛疼痛疼痛疼痛肌肉萎肌肉萎缩无力缩无力肌肉萎肌肉萎缩无力缩无力腱反射腱反射减弱减弱腱反射腱反射减弱减弱麻木麻木麻木麻木3、下肢神经症状4、腰背痛特点:疼痛轻微慢性加重活动减轻咳嗽无碍辅助检查1、X线片检查腰部X线摄片可显示骨性结构退变后的表现,但X线不易定位。2、CT检查可显示中央椎管、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和腰椎间盘突出等征象。3、椎管造影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有一定的不良反应。4.MRI检查用以判断腰椎病变。其影像显示的组织结构清晰度和组织结构间的关系比CT扫描和椎管造影效果好,且对人体无害,已有代替椎管造影的趋势,是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腰椎管狭窄的辅助检查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保守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治疗方法适合症状较轻者1、按摩治疗:只能缓解症状。2、药物治疗: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镇痛消炎药,另一种是通经活络药。3、封闭治疗:可采用硬膜外封闭的方式来达到消除肿胀、松解黏连,缓解症状的目的。保守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经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出现明显的神经根症状尤其是严重的马尾神经损害;以及进行性加重的腰椎滑脱、侧弯伴随相应的临床症状出现,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椎板切除减压,减压融合内固定。目的就是打开骨性管道,增加容纳神经的空间。经皮孔镜和椎间盘镜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椎管狭窄症的常用微创内镜技术。手术治疗方法二、病例简介病例简介既往史床号:29床姓名:陈春姐性别:女年龄:51岁,因“腰腿疼不适1年”于2018年6月20日入院专科检查:脊柱未见明显后凸畸形,L4-S1压痛(+),叩击痛(+),有明显左下肢放射痛,左坐骨结节压痛(+),左下肢直腿抬高试验(+)60°,加强试验(+)50°,双下肢肌力Ⅴ级。辅助检查:外院MRI及CT提示:L4-5偏左突出明显,约5mm左侧神经根受压明显。诊断:腰椎管狭窄诊疗经过66月月262677月月44入院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全身麻醉下行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切口拆线,医嘱予以出院66月月1919术前椎间孔镜手术过程椎间孔镜手术过程椎间孔镜术后三、围手术期护理11术前护理22术后护理33康复锻炼计划44健康教育围手术期护理1.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社会背景、心理状态,讲明手术目的及术前术后注意事项。注重给予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以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消除其紧张情绪。2.术前适应性训训练病人床上大小便,建立床上排便的习惯。教会病人直腿抬高及腰背肌锻炼的方法,做好辅助检查及备皮皮试等。3.呼吸功能锻炼因手术需要采用俯卧位,对患者正常呼吸产生较大影响,故患者入院后应进行呼吸训练,常见的方法有吹气球以及扩胸运动等。4.其他准备患者准备除做好骨科术前常规准备外,还需控制原有的其他内科疾病,把疾患控制在可耐受手术范围。术前护理1.生命体征的监测术后须加强生命体征观察,持续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及呼吸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尿量情况等。2.脊髓神经功能的观察密切观察双下肢的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