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劳动合同法视角下的劳动用工风险防范 关键词 劳动合同法 劳动用工 风险防范 作者简介:孙世民,江苏沃禾律师事务所,三级律师,讨论方向:民商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XX.05.185 人力资源对任何企业进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为了使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最为关键的是劳动关系管理,避开劳动用工风险的产生,能实现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法律在人力资源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法律和劳动管理实践经验,将其与劳动用工结合,以达到劳动用工风险的有效防治。 一、劳动用工风险 劳动用工,是企业与劳动者在签订合同基础上,劳动者在企业进行的有偿活动,根据用工的性质分析,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第一,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签订的合同作为基础条件,劳动者被认定为企业的员工。第二,将某种劳动协议作为基础条件形成的用工方式。一般情况下,常常存在的为劳务派遣协议。但是,在期间需要注意到,劳动用工在执行过程中,是将劳动合同法作为有关的依据,和合同法等制度下的劳动用工存在很大不同。对于劳动用工风险,在具体分析过程中,可以以合规性角度进行讨论。当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劳动用工中,假如用人单位未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执行,将增加劳动纠纷。这种情况引起的就是劳动用工风险,是因为对劳动关系处理不当,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造成的。其原因主要是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在具体操作中存在较大的不法律规范性,所以说,在劳动用工过程中,劳动用工风险是常常存在的[1]。 二、劳动用工风险产生的原因 劳动中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一种独立的法律体系,该法律法规和其他的法律规范进行比较,整体上存在一定的复杂性[2]。不仅是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在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这些法律法规基础上,还有很多的法律法规制度。基于法规保障作用,在整体上还存在较大难度,所以说,由于劳动用工环境处于一种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将给劳动用工提出较高要求。造成劳动用工风险的主要原因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劳动合同法使劳动用工的格局发生不利因素,在新的劳动合同法实施期间,人们在劳动者的地位不断提升,给传统的劳动用工格局带来影响,主要是传统模式下的劳动者思维变化,虽然新劳动合同法的执行时间很长,但是,很多用人单位在用工思维中还未有效转变,忽视了劳动用工风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第二,随着派遣劳动者数量的增多,也给用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