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中心咨询与治疗以人为中心咨询与治疗陶勑恒请照顾好你的手机,上课期间让它休息!请照顾好你的手机,上课期间让它休息!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但是我知道我在八十五岁有一个充实且精彩的人生。——Rogers,1987罗杰斯在扮演治疗者、作家及其私人生活中的角色都是同一个人,当他在不同的情境下面对不同的人时,他都能服膺自己的理念。——肯恩(Cain,1987)卡尔卡尔··罗杰斯罗杰斯CarlR.RogersCarlR.Rogers,,1902-19871902-1987个人形成论个人形成论OnBecomingaPersonOnBecomingaPerson第一篇:从个人的角度说话第一章“我是这样一个人”——我的专业思想和个人历史的发展第二篇:助益性的人际关系第二章关于促进个人成长的若干假设第三章助益性关系的特点第四章关于心理治疗的知识——客观与主观第三篇:个人形成的过程第五章心理治疗显示的指向第六章个人形成意味着什么第七章心理治疗的过程构想第四篇:一种关于人的哲学第八章“成为真实的自我”——一个心理治疗师的人生哲学观第九章一个心理治疗师对美好生活的见解——充分发挥人的机能个人形成论个人形成论OnBecomingaPersonOnBecomingaPerson第五篇:让事实说话:研究在心理治疗中的位置第十章要人,还是要科学?——一个哲学问题第十二章关于来访者中心治疗的研究思路第六篇:生活的实践与应用第十三章关于教和学的思考第十四章心理治疗和教育中的有意义学习第十五章学生中心的教育——一个参与者的体验第十六章来访者中心疗法应用于家庭生活第十七章个人和团体交流障碍的干预第十八章试论人际关系的一个普遍定律第二十章关于创造性的理论第七篇:行为科学与个人第二十章行为科学的力量扩张第二十一章行为科学的新世界与个人位置1940~1950:非指导性心理治疗阶段(nondirectivepsychotherapy)1951~1960:来访者中心疗法阶段(client-centeredtherapy)1961~1970:个人形成论阶段(OnBecomingaPerson)1970~1977:实践领域的提升阶段(expansioninpractice)1977~1987:罗杰斯的最后几年(Rogers’slastyears)1987~当今罗杰斯之后的以人为中心治疗(person-centeredtherapyafterRogers)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以人为中心治疗的发展((DavidJ.CainDavidJ.Cain))非指导性心理治疗阶段(非指导性心理治疗阶段(19401940~~19519500))1942出版《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成为经典教材,全面论述了心理咨询中的课题、方法、咨访关系以及心理咨询进程中的改变,“非指导”、“来访者”成为术语,被认为是对传统心理治疗的激进性改变。此前的心理治疗(精神分析、行为治疗)属于指导性治疗,特点是治疗师提出许多特定的问题,以期得到特定的答案,另一特点是咨询时作出自己的解释、给出信息。这是“咨询师中心治疗”,假定治疗师就是最有能力作出决定的人,他能决定个体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他知道如何评判某个情境的价值,这样的治疗可能只是使被咨询者更加不独立,更加不会作出调节以解决新的问题,并对治疗师更加阻抗。非指导性治疗的特点是以来访者的活动为主,治疗师的主要技术就是能帮助来访者更加清晰地认识并理解其感情、态度、应对模式,这些技术能促进来访者谈论他自己。非指导的观点非常重视每一位个体心理上的独立,并维持内心的完整性。重视“共情”,认为治疗师的主要任务是以接纳的态度对来访者的信息和感情作出反应和澄清,把焦点放到来访者个人上面,而不是问题上面,把焦点放到来访者表达的情感上面,而不是其思维上面。来访者中心疗法阶段(来访者中心疗法阶段(19511951~~19601960))1951年出版《来访者中心疗法》,侧重点发生转变,由对共情的重视转向对治疗师的态度和来访者主观世界的重视,初步形成了一个人格和行为的理论。提出了基本的治疗假设,指出有效的治疗需要具备的6个特定条件。对来访者的诊断和诊断性分类被看作没有必要,而且会产生副作用。特别反对由一个“客观的”专家对来访者进行外在的诊断。认为给来访者下正式的诊断有时候是“有害的或不明智的”,主要是因为它会使来访者对治疗师更加依赖,将其看做外在的权威从而导致来访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