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应激(Stress)描述各种过强的不利刺激——应激源(Stressor)或应激性生活事件(Stressfullifeevent)描述由不利刺激引起的生理、行为和主观反应———应激反应指个体面临危险、威胁或挑战时的一种状态应激源性质:积极(正):荣、得、乐、浮消极(负):辱、失、苦、沉频度:常见罕见——创伤性生活事件,如自然灾害、战争、同时丧失多位亲人、目睹他人惨死应激源分类物理性:高温、严寒、强光、电击等心理、社会性——应激性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凡是需要个体动员自身的心理生理资源或外部资源进行调节、重新加以适应的生活境遇和环境改变生活事件有不同分类方法:性质、频度……职业性应激:工作中缺乏接受和承认,缺乏信任、竞争和矛盾,工资待遇不公、经常调动、交流不够、任务分配不清、矛盾冲突、拥挤无法独处、噪音、责任和才能未充分利用或过度利用等恋爱婚姻家庭应激:被拒绝、失恋、性格不合、分居、外遇、离婚、丧偶、子女淘气成绩差、升学失败、就业困难、子女就业远离家庭、婆媳不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与个人特殊遭遇前者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如战争、洪水、地震、空难车祸,种族歧视、难民迁移,经济萧条等,个体先天和后天的缺陷,如某些遗传病、精神病、难治性疾病,被虐待、遗弃、强暴,事业失败,破产生活事件的评价方法THome和RRahe(1967)合作编制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迄今两次修订生活改变单位(LCU):反映每一事件引起生活变化的程度或是重新适应需要做出努力的大小人为规定丧偶的LCU为100……..大样本调查后…离婚73,被解雇47,退休45,与上司有矛盾30……..国内张明园、杨德森等编制生活事件量表应激反应的影响因素•应激源的性质(是否符合个体需要)•应激源的强度•个体的身体功能状况•个体对刺激的认知和理解性格特征、价值观、知识条件既往经历:“曾经沧海难为水”社会支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易感因素•创伤前变量(pre-traumaticvariables)焦虑或抑郁个人史和/或家族史,既往创伤史如童年期受歧视、受虐待、被遗弃、性创伤等,女性,平均水平以下的智商,神经质等•围创伤期变量(peri-traumaticvariables)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个体的精神和躯体反应情况,个体的认知和社会支持程度等。•创伤后变量(post-traumaticvariables)人格特征、社会支持,事后干预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创伤性事件后遭受的其他负性生活事件等。病因和病理机制•蓝斑-去甲肾上腺素/自主神经系统的激活导致脑部神经网络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递质的释放,导致觉醒度升高、警觉和焦虑增加。•杏仁核/海马复合体和中脑皮层以及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与前额皮层相连)等主要的脑系统能被应激系统激活并影响其活动。病因和病理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机体重要的控制和调节系统•交感-肾上腺-髓质轴(SAM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受到抑制•下丘脑-垂体-生长激素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的功能受到抑制•免疫功能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认知评价认知评价应对方式应对方式精神创伤刺激精神创伤刺激应激相关障碍个体如常应激相关障碍—概述•分类41应激相关障碍41.1急性应激障碍41.11急性应激性精神病41.2创伤后应激障碍41.3适应障碍•共同特点精神刺激是发病的直接原因。症状表现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病程、预后与精神因素的消除有关应激相关障碍—概述•流行病学资料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1982)–反应性精神病总患病率为0.68‰–现患病率为0.08‰–以青壮年发病多见–男女性别相近–国外研究表明女性多于男性000急性应激障碍—概念•急性应激障碍(AcuteStressDisorders):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情绪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如果应激源被消除,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急性应激障碍—临床表现意识障碍•定向障碍•注意狭窄•言语缺乏条理•有自发言语•动作杂乱•无目的性•对周围感知不真切•人格和现实解体•偶见冲动行为•事后部分遗忘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