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问题及解决策略——以统编三下第四单元教学为例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合的方式统排教材内容,给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带来了新的命题。下面以三下第四单元教学为例,尝试着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并将所思所想潦草成文,呈于各位方家。一、缘木求鱼,教学路径发生偏移统编三下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读提示了语文要素:“观察事物的变化,把实验过程写清楚”。这一语文要素属于习作范畴,与其对应的教学内容为第 14 课《蜜蜂》和单元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基于以上单元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对应性解读,《蜜蜂》一课的教学当肩负起“指向写作”“指向表达”的教学使命,要引导学生从中领悟法布尔是如何把验证蜜蜂辨认方向的“实验过程写清楚的”。可有的教师还是将其作为常规的阅读文本来教学,甚至将读懂法布尔的治学严谨作为教学的重心,这样教学路径就与教学目标发生了偏移,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怎么可能抵达语文素养的彼岸呢?解决策略:深入解读,准确把握没有对单元教材从整体上的准确把握,没有对编写意图的准确理解,就不可能让课堂教学直指目标。为此,笔者建议,研读教材应深入透彻,解读文本宜广泛借鉴,让自己的教学理性起来。第一,参考教师用书。无论哪个版本的教学用书,都是教学专家或名师对现行教材的一种解读、认识或设计。用好教学用书,有利于理解教材的编写目的与教学内容的内在逻辑,有利于理解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把握,有利于对教材内容与语文要素之间对应性关系的甄别与判断……因为,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第二,钻研课后习题。课后习题设计体现了教材编写者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习题内容要在教学中重点落实,要在随文学习中确保语文要素的落地,将这些课后习题当作必选动作融化到每一个教学板块之中。以《蜜蜂》一课为例,课后第一题“默读课文,把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即为编者为落实单元“把实验过程写清楚”搭建的教学路径与支架。第三,解读教材内容。以本单元的习作教材为例。在写作提示部分,除了“把做小实验的经过写清楚”外,“还可以写一写自己做实验时的心情、实验中的有趣发现”。后面补充的这一条,看似无心,实则用意很深。因为在《蜜蜂》一文中,法布尔在实验的过程中,自己的心始终跟随着实验进程起起伏伏。放飞蜜蜂后,“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