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试验三城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

试验三城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_第1页
1/16
试验三城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_第2页
2/16
试验三城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_第3页
3/16
实验三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 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项前期重要工作,包括工程地质、经济以及生态环境。本实验涉及一部分指标体系实验目的: 如何利用 GIS 经行多因子的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实验原理: 1. 确定城市用地适应性评价的因子及其权重;2. 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应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 级,并且转换成栅格数据;3. 对所有的单因素评价的栅格数据做叠加操作,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的评价值;4. 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评价值进行重新分类定级。实验数据:本实验的研究区为某个山区的小城镇, 数据包括矢量数据库 (评价基础数据 .mdb)以及地形栅格数据(高程、坡度) 。关于用地适宜性评价的研究很多,指标体系也不相同。本实验主要采用钮心毅、宋小冬的研究, 适宜性评价分为两大类: 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和工业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包括了各自的交通、市政、绿地等。不同类型的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准则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加关注的是城市中心区的可达性、环境适宜性等,但是工业区用地适宜性评价更关注交通快捷性、土地成本、环境影响等。本实验主要是针对生活区用地适宜性的评价,因此选择了以下因素经行评价:评价因素因子权重交通便捷性0.28 环境适宜性滨水环境0.09 远离工业污染0.06 森林环境0.08 城市氛围0.18 地形适宜性高程0.155 坡度0.155 实验步骤层次分析法1. 首先对各个单因素做适宜性评价,统一分级成1-5 级,并转换成栅格数据;2. 经行栅格数据的加权叠加运算,每个栅格代表的地块将得到一个综合评价值;3. 最后,对综合后的栅格数据重新分类定级,得到居民生活区的用地适宜性综合评价值。单因素适宜性评价分级交通便捷性评价交通便捷性评价主要根据距离省道、县道的远近加以确定,评价标准如下:评价因子分类分级交通便捷性距离省道 0-500m 距离县道 0-250m 5 距离省道 500-1000m 距离县道 250-500m 4 距离省道 1000-1500m 距离县道 500-1000m 3 距离省道 1500-3000m 距离县道 1000-2000m 2 距离省道 3000m以上距离县道 2000m以上1 1. 添加道路图层,打开属性表,按属性选择,在对话框中点击“获取唯一值”,然后“类型=省道”或“类型 =县道”。2. 分析工具——领域分析——多环缓冲区,对话框如下:分别建立省道和县道的多环缓冲区。3. 分析工具——叠加分析——联合,输入要素为省道缓冲区和县道缓冲区两个数据,联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试验三城用地适应性评价汇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