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诊断学名词解释和简答论述集锦血液一般检测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杆状核粒细胞、晚幼粒、中幼粒细胞或早幼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称为核左移。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贫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药物。在炎症的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溶血性贫血 (HA):由于各种原因使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破坏增多或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不能相应代偿时引起的一组贫血。缺铁性贫血( IDA):因体内储存铁缺乏而使血红蛋白合成不足所致的贫血。巨幼细胞贫血: 由于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使 DNA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类贫血。其典型特征是除出现巨幼红细胞外,粒细胞也出现巨幼特征及分叶过多。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是由于多种原因所致骨髓造血干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生成减少的一组综合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白血病: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异常增生与分化成熟障碍,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功能则受到抑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细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现病态造血。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血细胞减少,而骨髓细胞增生增多,成熟和幼稚细胞均形态异常。简述何为 MCV、MCH、MCHC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MCV即平均红细胞容积,指全血中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以飞升(fl )为单位,数值上MCV = HCT/RBC,它是反映平均红细胞的体积的一个指标。MCH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平均量,以皮克(pg)为单位,数值上MCH = Hb/RBC,它是反映每个红细胞内平均血红蛋白含量的一个指标。MCHC即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系指每升血液中平均所含血红蛋白浓度,以g/L 表示。数值上MCHC = Hb/HCT,它是反映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的指标。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MCV (80-100fl) MCH(27-34pg ) MCHC(32%-36%)病因正常细胞性贫血 80-100 27-34 32-36 再生障碍性贫血、 急性失血性贫血、多数溶血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等大细胞性贫血 >100 >34 32-36 叶酸及(或) 维生素 B12 缺乏所引起的巨幼细胞贫血及恶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80 <27 <32 缺铁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