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老师论坛上的发言稿 在老师论坛上的发言稿 1 在各位专家面前谈学生的特点和班级管理,实在是有些班门弄斧。没有什么经验,只有一些有关特优生的粗浅认识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和做法,仅供大家参考。 一、特优生特点 1、一难——难于影响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其一,特优生一般都比较有思想,对事物有自己的独特认识和看法,而假如你的理解和认识不能得到他的认可,就很难影响他; 其二,特优生成长的背后,往往有一些优秀的家长和曾经培育教育过他们的优秀的教育同行,假如你要想影响他们,而你又和他们的心中喜爱的老师相去甚远,他往往不信服; 其三,特优生,特别是重点中学的特优生,都是被小学、初中到高中一直宠上来的好学生,他们身上的缺点,都一直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包容甚至是支持的,无法轻易改变。 所以,作为高中老师,教给特优生知识不难,但改变他们在成长中待人、处事等的方法态度却不容易。 2、两好——学习好、纪律好 (1)学习好 在这里,特优生之所以被称为特优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品行如何优秀,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理由是他们成绩拔尖。所以很多老师都是比较喜爱教实验班,因为实验班的学生往往一学就会、一点就透。根据华师大李政涛教授的话说这叫没有成效,他们“原来就好”,我们的教学应让他们“好上加好”。假如师生的这个观念不改,这就是蕴含在特优生培育背后的突出问题。 (2)纪律好 特优生除了学习好外,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那就是纪律好。根据我的理解这主要得益于特优生自身对环境的要求——在高效的学习中,他们相对一般学生更喜爱较宁静的环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无为论——特优生是天生的宝贝,可望不可求,不是后天的努力所能培育的; 2、无用论——特优生很聪慧,根本用不着老师去培育,或者说,培育起不了多大作用; 3、有害论——老师培育不出特优生,假如去培育的话反而会影响特优生的健康成长。 以上这些错误认识,严重影响了老师培育特优生的积极性和制造性。只有确立正确的观念,我们才可能坚定不移地做好特优生的培育工作。 三、培育方法 1、选苗 我认为,特优生不仅要学习好,更要素养高。这一点听起来像是唱高调,实际上并非这样。老师们想想,从重点中学实验班走出来的学生,以后做的肯定是不平凡的工作,假如思想不过关,贪汅受贿,当官不能造福一方百姓,说不定若干年后,我们反会受这些“高智商”的损害。假如真是那样“养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