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学课程的 swot 及对策 反思近十年来的教改路程,数学的课堂结构、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如采纳了合作沟通、小组讨论、动手做数学、走进数学实验室等新做法,“数学有用”、“数学好玩”成为人们对数学的新观念。然而在多年的数学教改实践中,我校课题组调查发现数学教育还存在不能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与教改的关系的问题,对待传统的数学教学不是“扬弃”,而持全盘否定的态度;对教改本身也存在片面认识和错误做法,急需澄清。 一、“满堂问”现象的反思及对策 传统“满堂灌”的数学教育随着教育心理学的进一步进展,特别是受皮亚杰认知论中的“建构”理论的影响,教改方向已转为启发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启发式”成为数学教第 1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普遍遵守的一个原则,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最常见的教学行为是“设问”。认知论要求“设问”要达到启迪思维、培育智慧、有利“建构”的目标。但在实践层面上,数学课题组调查发现目前还存在着不少数学老师用“满堂问”代替“满堂灌”,甚至还有不少年轻老师误以为“问得多”就是启发式教学。调查发现,“满堂问”的课堂特征有:提问频率高、密度大,设计的问题还存在记忆性偏多、机械推断的偏多、要求迅速作答的偏多的现象,而启发学生思维少、学生自主时间少、互动少。这种教学虽然形式上看学生参加到了教学中,但本质上还是不承认学生是可以自主学习的人。是用过于琐碎的无意义的问题牵着学生鼻子走,许多问题的设计由于只有唯一答案导致学生只能朝一个方向进展,导致学生的思路越来越窄,限制了学生思维进展的空间。 怎样设问才能具有启发性,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进展和知识第 2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建构呢? 一位老师讲授三角形概念课时设计了如下问题: (1)至今我们学过了哪些三角形?举例说明。 (2)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的例子。 (3)现在大家用手中的小棒搭三角形,并思考三角形是怎么组成的? (4)将三角形两个内角剪下来和第三个角拼和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 (5)你能尝试用作平等线的方法说明一下三角形内角和吗? 问题设计的富有启发性、挑战性、探究性,融入了做数学的元素,学生活动进展的空间充分,更重要的是教者有机会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倾听”学生思维的困惑。调查发现,善于倾听的老师总是善于将学生声音转化为有效的教育资源,第 3 页 共 6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还把倾听理解为师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