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从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角度考察个别产业资本的流通过程,揭示资本运动的特点、 本质和规律; 从社会总资本角度考察再生产和流通,阐明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基本比例关系及其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指导意义。教学要点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的影响。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教学时数5 课时第一节 资本循环一、产业资本循环的阶段与职能形式(一)产业资本的含义、性质、投资部门:1.产业资本是指投资在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2.产业资本是唯一能够真正实现价值增值的资本。3.物质生产部门指的是:工业、农业、物资运输业和建筑业。(二)产业资本的循环阶段与职能形式:1.第一阶段:购买阶段---- 货币资本---- 购买生产要素(1)公式形式:G— W — A/Pm , A 为剩余价值唯一源泉;Pm 为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2)货币成为货币资本的最重要的标志是:资本家购买劳动力,而货币职能转化为货币资本职能则是由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决定的。(3)性质上必须保证人力资源的所有者与其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非同一性(分离);数量上必须确保资本的有机构成比例的合理性。(4)经过购买阶段,货币资本在数量上没有增长,但在形态上将转化为生产资本形态,即进入产业资本的第二个循环阶段。2.第二阶段—生产阶段— 生产价值与价值增值阶段(1)生产资本公式:生产阶段是产业资本运动的全部过程中具有实质性和决定意义的阶段。理由:创造了剩余价值。(2)生产资本职能:第一、生产资本的职能是创造出资本的全部价值,包括剩余价值。第二、生产资本内部结构的作用: 劳动力提供活劳动并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劳动力作为资本家的资本形式就是可变资本;生产资料是活劳动的吸收器或物质承担者,是生产剩余价值的物质条件。它只转移自身的原有价值。(3)生产资本的转化。当生产资本创造出含有剩余劳动的商品后,生产资本就转化为商品资本。3.第三阶段—销售阶段— 价值和剩余价值实现阶段(1)商品资本公式: W'-G' 商品资本— 增值的货币资本。(2)商品资本的销售与一般商品流通之销售阶段的比较:①共性:商品变成了货币,由实物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②差异: 商品资本的销售包含着预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3)商品资本销售能否成功关系到产业资本能否正常循环—惊险跳跃。(4)商品资本的职能:售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