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跨海大桥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港珠澳大桥, 将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 珠海、澳门两岸三地的大型跨海通道,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关键工程,是泛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级的大型交通工程建造系统,港珠澳大桥具有投资大、项目施工难度高、建设周期长、技术设计和环保要求高、项目参与方众多、管理协调复杂等特点,对建设和运营管理全寿命周期的综合项目管理要求非常严格;同时,因其政治经济影响面广,在一国两制的体制下一桥通三地,三地的技术标准、法律法规、管理模式、管理水平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在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管理上体现出与大桥规模、标准、技术难度、及其史无前例的特殊性等方面相适应的一流的管理水平。作为信息化咨询服务方,我们团队有幸参与了港珠澳大桥的信息化建设的前期可研、主体工程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设计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对世纪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有很好的了解,针对其前期建设工作安排和考虑,整理成文,供相关同类型项目管理者参考。一、提早进行信息化可行性研究,确定未来建设总方向早在 2005 年,港珠澳大桥前期协调工作小组办公室就开始筹划未来大桥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国内的全面调研分析,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本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于【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当年 10 月通过议标方式委托我公司进行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咨询研究工作,从大型交通工程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管理可行性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并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技术方法论提出了全生命周期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建设的思路及相应的实施方案。通过前期的信息化可行性研究,不仅有力地支持后续的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的落实,也在工程未开工前,对做好信息化建设的人才、技术储备,明确港珠澳大桥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方针、技术路线、组织原则和实施计划奠定了基础,为尽快组建信息化团队,落实信息化建设总体发展规划的相关内容和及时进行应用系统开发,以满足工程开工后的项目管理的需要做好准备,起到纲领性的作用。二、实施项目管理体系规划,固化管理模式由于港珠澳大桥涉及到跨海桥梁、人工岛屿和海底隧道等多种交通建设业态,工程建设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