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新 :身体与情感的阶层化马克思和韦伯构成了研究社会分层的两大传统视角,在今天,这两大传统依然具有解释力。但同时也需要文化批评的视角,以理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化和由此引发的社会后果。马克思的社会分层的理论关注由经济关系决定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简单且切中要害地强调, 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产生出来的有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别。因此随着资本主义发展,当作为无产者的工人阶级开始获得稳定收入迈向小资生活方式时,当管理者亦开始拥有资产时, 中产阶级的分析视角就取代了马克思有产与无产的二元阶级的理论。新马克思主义者赖特(O.Wright )依然延用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中的两极——资本家和工资劳动者, 将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进行了细分。依据与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的细化指标,将美国的阶层按照是否亲自劳动、是否雇工、在资产组织中的决策与参与能力、资格认定的技能等分为九类:资产阶级、小业主、小资产阶级、管理者和监督者、管理者阶级、 建议管理者、 监督者、 半自主雇员和工人阶级。从生产资料占有关系来说,我国的阶层关系是一种深刻的阶级关系,两极分化的本质亦是人们与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同时,我国的中产阶级正在扩大。陆学艺指出,“中国社会上下流动的速度正在加快,从社会底层流到中层的人员,估计每年有七八百万人,即每年基本上增加700 万到800 万的中产阶层 ”。他用老板的增长说明:“现在每年增加近100 万个老板(民营企业家)。在 1981 年以前一个老板都没有,1981 年开始有老板, 1989 年有 20 万家民营企业,现在已经超过1500 万家。历史上看,平均每年增加50 多万家,这些老板绝大部分是中产。第二,现在每年增加100 多万个个体工商户。现在个体户总数是3300 万,1978 年是 15 万, 30 年来几乎每年增加100 多万。说他们都是中产不可能,假设其中20% ~30% 是中产, 那每年也有30 万成为中产。 第三,你看农村那些专业户,养鱼的、养虾的、养牛的、养鸡的,还有那些种塑料大棚的,一个大棚的收入也不少。这些有多少人呢?总量至少超过100 万人。平时我们常笼统地说中国有七亿农民,但仔细分析,每年中国农民有1% 的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那就是700 万啦,不是个小数目!”数据的算法可能各有不同,但是与资产发生各种关系的人越来越多。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相对复杂得多,他将财富、声望和权力结合为“三位一体 ”的社会分层结构,更具有分析力和解释力。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