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家庭教育的想法和做法 家庭教育:家长逗孩子的误区婴幼儿网权威发布家庭教育:家长逗孩子的误区,更多家庭教育相关信息请访问婴幼儿网。 有些成人常常喜爱“逗”孩子,这些人并没有恶意,甚至还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但对孩子来说这真是一种残忍的行为,因为孩子不懂大人们的玩笑,他们会当真,成人的“逗”往往会让他们感到生气、惊恐、不安、被欺骗、不被尊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损害,有的逗玩甚至会给孩子带来致命的损害。 在饭桌上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大人拿着筷子在杯子里蘸酒,让孩子舔一舔以表示慈爱,当年纪稍大的小孩啜上一口后,饭桌上的大人们还会不停怂恿:“再来一口!”“真了不起!”不过,最近的两起悲剧“广西 2 岁男孩被灌酒变痴呆(5 月 18 日《当代生活报》)”“攀枝花 2 岁男童被灌酒致死(5 月 16 日《华西都市报》)”却给这样的行为敲响了警钟。 第 1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教唆儿童喝酒很不该 幼儿不能喝酒是常识,早在 2001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球状态报告:酒精和年轻人》就指出,青少年过早饮酒对肝脏、骨骼、内分泌有害。酒精对儿童与青少年大脑的影响很大,2024 年 8 月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瑞典讨论报告证明,在导致患者痴呆的 9 个影响因素中,酒精中毒的影响最为显著。 然而在中国,不仅大人教唆儿童和青少年喝酒十分普遍,有些家长甚至觉得孩子能喝酒是一种骄傲。攀枝花 2 岁男童虽然是被父亲的三名朋友灌酒致死,但是其父亲平日就逗着儿子喝酒,在他的影响下,2 岁多的儿子已经有近 1 年的喝酒史,还会抽烟。在 2024 年 7 月,有媒体曾报道安徽 2 岁“小酒仙”的事迹,文中写道:“这位不爱牛奶只爱酒的小男孩一瓶啤酒下肚,更是脸不红,心不跳,淡定得和大人一样!” 第 2 页 共 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这样的态度和语气令人脊背一凉。心理学家斯金纳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假如儿童做某件事情得到强化,儿童就会从该行为中获得条件性效应,基于这种条件性学习,儿童有可能在未来做出相似行为。假如成年人采纳的是这种褒奖甚至炫耀的态度,儿童就可能为了博取大人的表扬而表现自己,而一旦喝酒养成了习惯,儿童可能还会去偷喝。 儿童饮酒危害多 儿童饮酒危害有很多,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响大脑发育:人体的神经系统对酒精极为敏感,少年儿童常常喝酒,影响大脑发育,以至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还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