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停车难”调研报告 缓解 XX 县区“停车难、交通堵”调研报告 城市停车设施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我县机动车拥有量急剧增加,县 XX 县区“停车难、交通堵”的问题日益显现出来。XX 县区交通堵塞、停车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到群众的生活质量,严重制约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宝鸡副中心城市”的崛起,在全县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 一、我县停车设施的主要类型和数量 我县停车设施的类型按照建设主体、来源及产权性质主要分为四类:由政府兴建为社会公众提供办事、消费或停放保管服务的路外公共停车场;由建筑物开发建设单位按规划配套建设的配建停车场;利用城市道路临时设置的道路停车位;在机关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建筑区划内或村居街巷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设置的划定停车位。 按照停车需求分为居住地停车、工作地停车和公共停车(办事或消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 XX 县区路外公共停车位483 个,道路临时停车位 500 个。从 2015 年我县汽车拥有量5.3 万辆到 2017 年我县汽车拥有量为 8.1 万辆的增长速度来计算,到 2020 年 XX 县区汽车拥有量将达到 10 万辆。 二、“停车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心 XX 县区停车位总量不足 由于目前小汽车购买和使用成本较低、替代出行方式的公交服务水平不高以及价格杠杆的调节不到位,导致了小汽车的使用过度,加剧了停车位供需紧张。近几年,XX 县区机动车增长进入了以私人小汽车为主导的高速增长阶段,私人小汽车每年净增 0.93 万辆。从停车位供应角度看,我县停车设施的供应明显滞后于停车需求。停车设施历史“欠账”较多,建筑物停车配建车位和社会公共停车位的供应总量增长速度缓慢,停车位与汽车现有量比例严重失衡。停车位缺口大,停车供需矛盾突出,是引发“停车难”的直接原因。目前,尚德路、崇文路、文化路、东大街、西关等 XX 县区主街道是“停车难”问题最严重的区域。如果按照国际上停车泊位需求与汽车拥有量之间约1.2 至 1.4 倍关系的普遍规律来计算,我县约需 7 万左右汽车停车泊位,泊位缺口更大。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停车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扩大。 (二)现有停车设施利用率不高 由于我县现有停车泊位数量少、规划建设不便利等原因,为数不多的陇马路停车场等公共停车场利用率比较低,大多数办公工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