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 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系统概述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分析全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形势,准确把握当前全区维护安全稳定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难点问题,拓展网格化管理内涵,延伸网格化管理领域,全面构建**区网格化社会管理体系,实现全区社会管理“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覆盖、全天候运行、全区域平安”的目标,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创造一流的社会环境。在整个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当中务求在以下几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 1.融合了网格化管理、信访代理、综合执法等成功经验。借鉴城市管理网格化理念,移植到社会管理工作中,紧紧围绕网格化社会管理、社会矛盾多元化调解、全面推行综合执法等重点工作,以创建网格化社会管理为先导,构建具有***区特色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以社区为单元,将社区划分为若干工作网格,将一定范围内的人、地、物、事、组织、服务资源、管理项目等纳入网格,明确责任主体、责任人,构建区、街、社区、工作网格“四级服务管理”平台,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社会服务和管理,建立人性化、精细化、规范化、信息化、动态化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机制,努力提高社会服务管理水平,形成了网格化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 2.设计搭建了三级社会管理信息平台。通过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信息平台促进了社会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工作的上传下达更加迅速快捷,各类资源信息实现联通共享、对各类情况问题的掌握和沟通更加迅速准确。 3.突出了社区、网格基层基础的作用。在创建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中,采取工作建制下设、工作重心下移、工作力量下沉,进一步加强基层配置,加强基层力量,力争使每个网格都有社区干部、公安民警和社会管理综合执法组人员,以及各种群众志愿者。为“小事调解不出网格,大事化解不出社区、街道”目标的实现提供组织保障。 4.积极探索了社区警务体制改革。为改变现有一社区一民警,基础力量薄弱的现状,提出把警力配置最小工作单元建在社区,实现一社区一警区的组织体制。每个警区设警长一人,民警三至五人,由一社区一民警变为一社区多警,重点网格也可以是一格一警。这种深入实施社区警务战略,重在源头预防,把警区建在社区的变革,体现了固本强基的思想。 5.在街道成立了社会服务管理综合指挥分中心。更加强突出了对基层主动开展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发现的要求,更加强调了对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