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耕耘,用爱浇灌舒兰市“十佳”教师舒兰市第四小学校唐嘉临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放飞希望,乐此不疲。在教师身上社会赋予很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去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去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在普通的班主任岗位上,我努力做到了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师德的高尚。自1998年参加工作以来,我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勤恳敬业,踏实育人,始终用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和衡量自己,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再实践,教学以实为本,育人从实际出发,凭着踏实肯干的精神,赢得了家长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同,在不断的努力中,使自己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热爱教育事业,以高度的事业心和强烈的责任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十几年来,我凭着这种坚定的信念,辛勤地耕耘,默默地奉献,把自己的全部经历都花在学生身上。一、以爱孕育,全身心投入。古有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完美师德形象,现有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敬业精神,他那“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至理名言、爱满天下的深厚感情早已成为我的楷模。在担任班主任期间,我尽职尽责的做好每一项工作,每天早早的到班,晚上最后一个离校,我把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当作自己的子女,有的学生学习下降了,我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补课;有的学生放学没人接了,我就带他们去吃饭;有的学生遇到困难了,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只要我能做到的,我就尽力帮助他们解决。班里有个叫陈亚东的同学脾气很坏,动不动就翻脸,经常和同学打架,个人卫生差的厉害。老师怎么要求都无济于事。没办法我多次拜见他的家长,了解到在陈亚东两岁的时候,爸爸就抛弃了他,妈妈不识字,只能靠打零工赚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没有精力照顾孩子,更不注重对孩子的教育。用她自己的话说:“饿不着冷不着就算是福气了,送到学校就靠老师了。”话说的明了,实在。可陈亚东和同龄孩子相比缺少的太多了,没有家庭的温暖,也没有良好的物质条件。想到这些,我的心再也平静不下来了,我心里暗暗想:“经济问题上我可能帮不了他太多,但是用爱心和真情滋润他的心田,让他充满信心、乐观地对待生活,我能够办到!”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习惯了为陈亚东补习功课、缝书包、钉扣子、剪指甲;冬天放学后帮他穿大衣,戴帽子、手套,细心、周到,不厌其烦。我还在班级专门为他开展了一次“送一份爱心,多一声问候”的班会活动,让全班同学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关注他的进步,关注他的成长,就这样在我的细心照顾与培养下,陈亚东的成绩一点点提高了,性格也开朗起来了,那些坏毛病一天天的少了,他像变了一个人,过了一个学期,他还被全班同学推选为小组长。看到这些改变,他的妈妈握着我的手哭了,她说是我改变了孩子,同时也改变了她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孩子的行为使她憎恨和埋怨的心里变成了感恩和快乐,她决心无论多苦,多累她都要把孩子供养成人在我教到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我怀孕了,几次因流血几乎流产身体十分虚弱,在家里卧床休息十几天后,领导给我安排了清闲的工作,但是我舍不得我的学生,舍不得放下他们不管,仍主动坚持带班。当时,因为班级孩子年龄小,考虑到学生的安全,每次大型扫除我都亲自动手干,擦灯管、擦玻璃,同事看了都担心的说:“你可千万小心啊,什么别太认真了,身体重要啊!”但我是一个认真的人,什么都想事事亲临,就这样,倔强的我直到孩子出生的前一天仍坚持工作在教学第一线……产假未到,我因为挂念我班里的52名学生,就主动要求上班了,继续担任我的班主任工作。自结婚以来,由于生计问题,我与爱人始终两地分居,他在外面打拼,家里的重担就全抗在了我的身上,身为独生子女的我一面照顾年迈多病的母亲,一面操持家务照顾孩子。在婆婆做手术期间,我都是利用午休和休息时间照顾,从未请过一天假。2007年9月,作为一个2岁孩子的母亲,我又主动承担起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即使孩子生病我也从未请过一天假,有一次,孩子高烧39、5℃哭着喊着要妈妈陪着,但想到班里还有50多个孩子等着我,我咬着牙把泪水咽进肚子里,将孩子塞到了婆婆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