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形考大作业参考答案试卷 B一、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每小题 100 分,共 100 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的各种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其中,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所以,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核心。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列宁说:‘就本来的意义讲,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列宁常称这个法则为辩证法的本质,又称之为辩证法的核心。因此,我们在研究这个法则时,不得不涉及广泛的方面,不得不涉及许多的哲学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些问题都弄清楚了,我们就在根本上懂得了唯物辩证法。”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矛盾的认识。参考答案:对立统一规律也称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一词是人们日常生活经常使用的一个词语,然而,矛盾作为一个哲学范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唯物辩证法的过程中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把对立统一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矛盾规律思想,而且为我们树立了运用矛盾分析方法解决问题的楷模。学习对立统一规律,重要的是掌握矛盾分析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立统一规律的认识过程矛盾概念或许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用于表达事物不同方面差异或对立认识的概念。中国古代典籍《易经》从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抽象出“阴”“阳”两个基本范畴,认为世界就是在阴阳两种对抗性的物质运动推动下运动和发展的。春秋时期的老子,用一系列对立的概念来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存在的状态。在他看来,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等,这些经典论述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韩非子则讲述了“自相矛盾”的寓言,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把“矛盾”这一词语用作哲学概念。在西方哲学中,同样包含着丰富的矛盾思想。黑格尔认为,矛盾的对立面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具有同一性。然而,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同一观,一种是抽象的同一,另一种是具体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