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国家开放大学《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作业试卷 B一、论述题(本题共 1 小题,共 100 分)20 世纪 90 年代初,我国外有压力,内有隐忧,特别是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姓“社”姓“资”问题引发激烈争论,制约着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在这重要的历史关头,1992 年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一系列重要谈话。其中,他提出了判断改革开放的“三个有利于”标准,计划与市场都是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论述,从理论上突破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制度属性的观念,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做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标志着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请理论联系实际,谈一谈你对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内涵的认识。参考答案 1:一、邓小平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邓小平同志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思想基础,也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作了思想准备。1978 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经济体制改革由此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议题,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由此开启。1979 年 11 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谈到:“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高瞻远瞩,为推动国家经济复苏和改革开放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农村改革为例。1980 年 5 月,邓小平同志肯定了小岗经验,并明确提出“使农村的商品经济大大发展起来”。随后,中央出台文件,认可了包产到户。1982 年到1985 年,中央连续出台 4 个一号文件,最终确立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