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中国联通 (一)新进入者的威胁 电信服务业的潜在威胁者: 潜在威胁主要来自广电网络、被禁止提供公众电信服务的专用网络(公司)、跨国公司以及虚 拟网络运营商。 “三网合一”是未来发展趋势,未来的电信网络,是以光纤传输网和 IP 技术 为基础的, 计算机互联网、 电话网(PSTN)、 移动通信网和有线电视网全面融合的网络, Internet 将是下一代网络的主体。在 2005 年我国公布的十一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加强宽带通信网、 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三网融合‟ 推进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 政策壁垒的打破将潜在威胁将变成现实威胁。 同时, 中国计划经济时代的重复建设留下大量 的部门专用通信网资源, 也想加入电信市场竞争。 被禁止提供公众电信服务的广电网和其他 专用网加入电信市场竞争指日可待。 此外, 加入 WTO 后, 跨国公司进入威胁正在变成现实。 虚拟运营商是又一个潜在进入者。 虚拟运营商是指没有基础网络而经营电信或者电信增 值业务的厂商。虚拟运营商利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基础电信运营企业的网络 设施或产品,将业务细化、个性化,通过业务代理或分销等方式向用户提供各种电信增值业 务。 比如一些小型科技公司对电信运营商的软件进行二次开发, 将这些软件搭载到一些电信 业务中去。 目前中国对虚拟运营的相关政策还不明朗, 中国电信虚拟运营处于探索阶段, 国内主要 的虚拟运营商润讯、TOM、鸿联九五、联想、中关村科技等都是转型而来的。从业务构成 上看,这些虚拟运营商只是在部分业务上存在着竞争。 1.进入障碍 a 规模:电信服务是一个投资巨大,讲究规模的行业,而且随着产品规模的扩大(体现在客 户数的增加)单个产品的成本会降低(客户越多,毛利越高) 。大量的投资会使潜在进入者 望而生畏;如果以小的生产规模进入,又使得产品成本过高造成竞争劣势。两种结果都会对 新入者不利。 b 产品差异优势:原有企业通过长期的广告宣传、用户服务和产品质量等获得一定的市场信 誉和用户忠诚度(所以 2G 时代中国联通作为后入者一直难以撼动中国移动的寡头地位,同 理,中国电信要想在移动领域分一杯羹也不是易事,现在发展 3G 大部分还是在原来联通 CDMA 客户的基础上升级上去的) 。在 2G 时代,移动的信号明显要比联通好(特别是在广 大农村、山区、三线城镇) ,造成一定的产品差异优势(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