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各种单位换算 粘度及换算公式 液体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由于液体分子间的内聚力而产生一种阻碍液体分子之间进行相对运动的内摩擦力,液体的这种产生内摩擦力的性质称为液体的粘性。由于液体具有粘性,当流体发生剪切变形时,流体内就产生阻滞变形的内摩擦力,由此可见,粘性表征了流体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流体中不存在剪切变形,因而也不存在变形的抵抗,只有当运动流体流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流体对剪切变形的抵抗,也就是粘性才表现出来。粘性所起的作用为阻滞流体内部的相互滑动,在任何情况下它都只能延缓滑动的过程而不能消除这种滑动。 粘性的大小可用粘度来衡量,粘度是选择液压用流体的主要指标,是影响流动流体的重要物理性质。 当液体流动时,由于液体与固体壁面的附着力及流体本身的粘性使流体内各处的速度大小不等,以流体沿如图1-4所示的平行平板间的流动情况为例,设上平板以速度 u0向右运动,下平板固定不动。紧贴于上平板上的流体粘附于上平板上,其速度与上平板相同。紧贴于下平板上的流体粘附于下平板图1-4液体的粘性示意图上,其速度为零。中间流体的速度按线性分布。我们把这种流动看成是许多无限薄的流体层在运动,当运动较快的流体层在运动较慢的流体层上滑过时,两层间由于粘性就产生内摩擦力的作用。根据实际测定的数据所知,流体层间的内摩擦力 F与流体层的接触面积A及流体层的相对流速du成正比,而与此二流体层间的距离dz成反比,即: F=μ Adu/dz 以τ =F/A表示切应力,则有: τ =μ du/dz (1-1) 式中:μ 为衡量流体粘性的比例系数,称为绝对粘度或动力粘度;du/dz表示流体层间速度差异的程度,称为速度梯度。 上式是液体内摩擦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当速度梯度变化时,μ 为不变常数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μ 为变数的流体称为非牛顿流体。除高粘性或含有大量特种添加剂的液体外,一般的液压用流体均可看作是牛顿流体。 流体的粘度通常有三种不同的测试单位。(1)绝对粘度μ 。绝对粘度又称动力粘度,它直接表示流体的粘性即内摩擦力的大小。动力粘度μ 在物理意义上讲,是当速度梯度 du/dz=1时,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的大小,即: 动力粘度的国际(SI)计量单位为牛顿·秒/米 2,符号为N·s/m2,或为帕·秒,符号为Pa·s。 (2)运动粘度ν 。运动粘度是绝对粘度μ 与密度ρ 的比值: ν =μ /ρ (1-3) 式中:ν 为液体的动力粘度,m2/s;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