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1页
1/9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2页
2/9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_第3页
3/9
2014 年高考试题分项版解析专题 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4 新课标 I 卷)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下表数据为实验地以 2009 年为基数,2010-2013 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 9 月 30 日)。据此完成 7-9 题。表 1年份20092010201120122013植株数量灌木植物11.001.001.001.00草本植物11.181.201.211.23地上生物灌木植物11.091.101.121.11量草本植物11.471.551.521.53地下生物灌木植物11.010.990.980.97量草本植物11.211.291.421.587、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① 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8、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A 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9.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答案】7.A8.D9.D【解析】7. 生物量等于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之和,随着时间发展,除了地下生物灌木植物略有减少,其他都是增加,简单计算可知,生物量为增加,即①对。柱物密度即植株数量,从表中可知,数量呈递增趋势,即密度增加,即③对。8. 从表直接可以看出,随着时间发展,地下生物量灌木植物减少,但是草本植物增加,符合了题目此消彼长的设问。9.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上和地下的灌木植被相加呈减少趋势,草本植被呈增加趋势。(2014 广东卷)3、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主要作用机制是A、降低风速进而增加风沙流对地表的侵蚀B、增加风沙流中颗粒物的含量而减少堆积C、促进风沙流携沙能力的增强而增大侵蚀D、拦截风沙流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答案】D【解析】沙漠中植被的出现可对沙丘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减弱风速,拦截风沙流中的沙尘。风速降低,则拦截风沙中的悬浮颗粒物并形成沉降。(2014 重庆卷)图 1 示意三峡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15•图 1 表明该区滑坡多发降水量关系。读图 1,完成 5-7 题。诱因是: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考地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