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三清山为例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道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其瑰丽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仙真遗迹,为许多山川增添了奇幻的色彩;道教崇尚自然的生活方式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都与当今回归自然的旅游潮流相吻合。江西有 18 处道教洞天福地,道教文化被称为江西旅游资源的 4 大特色之一。然而,江西师大毛端谦教授与省旅游局合作,对江西 16 个旅游映象属性进行调查却发现:游客对江西旅游地映象是名山风光、自然生态、革命胜地、名胜古迹位于前列;龙虎山的宗教旅游映象只排第 7 位,与其道教祖庭地位不相称;三清山的宗教旅游映象则更为淡薄。近年来,两山先后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这更加深了它们以自然风光为主的旅游地映象;两者又都位于赣东北地区,相距较近;因此根据两地不同的道教文化蕴涵与特点,设计各具魅力的道教专题旅游产品,有利于减少两地的市场竞争与重复开发,强化旅游资源优势互补与市场共享。一、高道仙踪访寻游“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无数高道们来龙虎山与三清山修真悟道,因此访寻高道仙踪,追溯道派源流,能让游客以更高层次的情感去理解和欣赏道教文化的内涵。1.龙虎山天师修道觅踪游。道教文化旅游产品策划以江西龙虎山龙虎山原名云锦山,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数百处景观构成一幅丹山依碧水的秀丽画卷。东汉时期,汉留侯张良之九世孙张道陵入山炼丹修道三十余年,传说丹成龙虎见而成名龙虎山。后入蜀救治瘟疫,创“五斗米”道,后人称其为正一天师道。其孙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被曹操所败后,其曾孙张盛于西晋永嘉年间移回龙虎山,至今已传 64 代,是我国一姓嗣教时间最长的教派,天师世家与孔子世家被并称为“北孔南张”。于是龙虎山秀美的山水人文景观如试剑石、道堂岩、丹勺岩、象鼻山、无蚊村、正一观、兜率宫等景点皆与神奇的天师修道传说相关。唐代高僧马祖道——还在马祖岩岱宗讲堂,传授“自心是佛”之理;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则在象山精舍宣讲“心即理”的思想。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结庐读书于岘泉,提出“心即太极”顺应“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开发龙虎山这些历史名人遗迹,提炼出高品位的文化旅游产品,既能满足广大道教文化旅游者的需求,又能彰显儒、佛、道文化交融的历史盛况。2.三清山道教仙境探察游。三清山原名少华山,东险西奇,北秀南绝。我国当代文学家秦牧称之为“云雾的家乡,松石的画廊”。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