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商业银行: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为其经营对象,能利用负债进行信用创造,并向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性服务的金融企业。2银行持股公司制:是指由某一集团成立一持股公司,再由该公司控制或收购两家以上银行的股票,又称“集团银行制”。3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的变现成本;二是资产变现速度。4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建立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等机构为主体的组织架构和保证各机构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制度安排,以及建立科学、高效的决策、激励和约束机制。5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由符合条件的各类存款性金融机构集中起来建立一个保险机构,各存款机构作为投保人按一定存款比例向其缴纳保险费,建立存款保险准备金,当成员机构发生经营危机或面临破产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向其提供财务救助或直接向存款人支付部分或全部存款。6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普通股、不可收回的优先股、资本盈余、留存收益、可转换的资本债券、各种补偿准备金。7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非公开储蓄、资产重估准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损失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次级长期债券。8银行资本充足率:是一个银行的资产对其风险的比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9风险加权资产:各种资产各自的风险系数乘以资产数额加总10巴塞尔协议:规定12个参加国应以国际可比性及一致性为基础制定各自的对于银行资本的标准及规定。11银行负债:银行在日常的经营活动中长生的尚未偿还的经济义务。12银行负债业务:银行组织资金来源的业务。13可用资金成本:所谓可用资金成本是指银行可以实际用于贷款和投资的资金,它是银行总的资金来源扣除应交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必要的储备金后的余额,即扣除库存现金、在中央银行存款、在联行或往来行的存款及其他现金项目之后的资金。可用资金成本是指相对于可用资金而言的银行资金成本。14边际存款成本:因此边际存款成本就是指银行在吸收的存款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新增一个单位的存款所要增加的经营成本。15回购协议:指证券的买卖双方签订协议,回购方约定在制定日期以约定价格购回证券的交易行为。16现金资产:银行现金资产是商业银行预先准备为应付存款支取所需的资金,主要由库存现金、中央银行的存款、在同业的存款和托收中的现金等项目组成。17信用贷款:是指银行完全凭借借款人的良好信用而无需提供任何菜场抵押或第三者担保而发放的贷款。18抵押贷款:抵押是指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抵押资产的占有,讲该财产作为债券的担保。银行以抵押方式作担保而发放的贷款,就是抵押贷款。19保证贷款:银行根据担保法中的保证方式向借款人发放的贷款称为保证贷款。20质押贷款:以担保法中规定的质押方式发放的贷款称为质押贷款。21票据贴现:是一种以票据所有权的有偿转让为前提的约期性资金融通。22补偿余额:补偿余额又称“补偿性存款”指贷款银行要求借款人按借款的一定比例留存银行的那部分存款。23隐含价格:是指贷款定价中的一些非货币性内容。24消费者贷款:是指消费者个人为对象,以个人消费为用途而发放的贷款。25信用分析:是对债务人的道德品格、资本实力、还款能力、担保及环境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以确定是否给予贷款及相应的贷款条件。26关注贷款: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利息,带存在一些可能会对偿还长身不利影响的因素。27可疑贷款: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28审贷分离:指将贷款的推销调查信用分析、贷款的评估审查发放、贷款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收回三个阶段分别由三个不同的岗位来完成。129三查制度:贷款“三查”是指贷前调查、贷时审查和贷后检查。30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通行的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31利率互换:俩笔债务以利率方式相互交换。32货币互换:指互换双方在初期按固定汇率交换两种不同货币的本金,然后在预先约定的日期进行利息和本金的分期互换。33金融期货:交易双方按约定价格在未来某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