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中发展是硬道理当金融危机来临、经济下滑的时候,企业面临的首要人力资源战略问题是收还是放,是保守还是开拓, 是前进还是后退?这没有简单的答案,要解答这一点, 首先要回答以下几个最直接的问题, 即企业应该如何理解人力资源开发与成本控制的关系,如何保证对于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如何把握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方向,如何保证企业的组织效益得到提高。人力成本控制可以做加法毫无疑问,生存是企业的基础,发展是企业的目标。逆境中,生存不是唯一选择,中流击水, 不进则退, 发展是硬道理。 认清成本控制和人力资源开发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可避免在逆境中迷失方向, 方能重视人才和员工发展,能够正确处理人力资源方面的成本控制问题。在过去多年的良好经济环境中,许多企业经营者在探讨人力资源开发时对其重要性能够有清楚的认识, 能够给予一定的重视,投入相应的财力。但是在金融危机来临、面临成本控制的巨大压力和种种具体财务困难时,企业经营者则很难坚持正确的观点了。“最宝贵的是人才”成为了一句空话,而不是一个承诺, 难以成为具体实践的指导思想。企业经营者看不到控制成本与业绩增长二者之间最佳结合点在哪里,很难保持二者之间的平衡。企业削减成本的措施和努力,包括裁减员工、缩减培训的投入,肯定不会白费工夫,能够在短时期内缓解财务压力,能够让企业喘口气。但是,这些行为常常矫枉过正,削弱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引起企业的销售能力降低,服务水准下降,不能提供客户最为看重、最有附加值的而竞争对手缺乏的服务和产品。其结果则是在经济下滑的现阶段难以吸引和留住原本对经济没有信心、 不愿意消费和购买的客户以及不愿投资的投资者,从而影响企业的业绩和收入,影响企业持续的发展;最后导致在经济复苏的时候,缺乏市场竞争力,不能迅速崛起。在经历了本世纪初开始的经济下滑之后,英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在2003年不得不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即当时的人力资源紧缩战略是否正确、措施是否过头。在经济危机到来时,无疑是企业瘦身的好时机。在“和平”时期裁减冗余人员、精简臃肿机构的阻力在这个时候似乎消失了。 但问题在于一线经理们在得到裁员的指令之后,裁减的人员并不是业绩差的、原本多余的人员。 在总结这段时间的经验教训时,英国的人力资源管理者现在的共识是,必须认识到要密切关注如何平衡成本节约的短期压力和建立雇主品牌的长期需求。除了做好应有的裁员工作以外, 还需要关注如何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