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防控策略分析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往往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且在这一期间还会有很多危险的因素。这尤其体现在一些规模较庞大的工程项目中,若其因某些突发因素而发生问题,不仅会给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会延长施工周期,导致工程无法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的有效性,建筑企业必须在施工前的合同签订阶段就做好对应的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工程合同中的法律风险,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工程合同; 法律风险;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合同通常都主要存在两类法律上的危险:第一类的危险出现在合同签订的时候; 第二类危险出现在合同履行的时候。在合同签订阶段,签合同的甲方乙方通常都会一定程度地存在资质问题,如合同内容不清楚、合同上标注的转包方出现问题、阴阳合同、施工周期规定不明确等。这些问题会从一开始就导致施工变得不顺利,甚至会造成该工程项目的失败,进而出现资源浪费等情况,影响了社会利益。因此,建筑企业应在清楚建筑合同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基础上,相应地提出解决措施,从而保证合同在签订或履行阶段的顺利进展,以最终达到保护甲乙双方利益的目标,让每项建筑工程都能够顺利进行。 1案例分析 在2009年3月12日的一次投标过程中,投标人中交一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以109012510元中标某填海护岸工程。在与招标人签订合同的时候。双方对于合同内容、合同履行周期、合同价格、付款方式进行签署约定。付款方式分为四次,分别在合同签署之前、施工完成后、施工验收合格后、结算完成审核后、质保期内。付款金额分别为工程价款的10%、80%,结算价款的95%、5%。在2009年的4月1日投标人开始履行合同,直到2012年一月份完成施工。但是因为招标方没有及时进行查收,导致投标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有一部分工程款没有支付。表1和表2分别为双方的观点和法院的态度。 2建筑工程合同法律风险的表现 2.1施工合同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风险。现阶段,由于在我国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相关法律仍有很多处于相对空白状态的内容,因此难免会出现很多不确定性的法律风险。例如,在关于担保合同的相关法律中,并没有就如何签署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应该说明的具体内容等事项做出明确规定。这导致在合同生效前的几个阶段,往往会因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产生法律风险。当前,我国在建筑领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