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诗经》两首之《蒹葭》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2.真确朗读,注意节奏和字音,反复朗读,直至成诵。3.疏通文意。能力目标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利用想象和联想欣赏诗歌意象,在此基础上形成意境描述。情感态度价值观为青少年树立真确的爱情观教学过程导语设计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以最朴素的语言记录了最古老民族早期的生活、劳动、人性、情感……真挚感人,其中的爱情诗就是这座百花园中最瑰丽的一朵奇葩。今天我们要学到的诗经两首就是最经典的爱情诗。一、预习展示睢鸠(jūjiū)一种水鸟。窈窕(yǎo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逑(qiú):配偶。荇莱(xīng):一种可食的水草。寤寐(wù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笔(mào):挑选。二、朗读及翻译三、利用想象和联想完成意象和意境描述。(一)诗经是古老的诗歌,有其自身的特点。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多是各地民歌;雅是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多为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诗经》三种表现手法;“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就是铺陈直叙。“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思考:分析关雎开头是什么手法:比兴。元好问《雁丘词》关雎和大雁一样都是对爱情坚贞不二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二)但又属于诗歌具有诗歌的共同特点:1、讲究节奏和押韵。2、极具抒情性。3、凝练集中而又形象生动。4、具有意象和意境。5、情节具有跳跃性。诗歌就是靠意象和意境完成凝练集中和形象生动的抒情性的。而情节的跳跃性需要想象和联想补充完成。例一:左右流之,采之,芼之采摘荇菜的人真多啊。通红的脸颊挂着晶莹的汗珠,男女老少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和着心底溢出的欢乐流淌在青山碧水之间……例二: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采摘荇菜的一个女子深深吸引了我的目光。她明眸皓齿,巧笑倩兮,默默微笑的侧影静静的如一朵空谷幽兰,只一瞬间就让我觉得春色满园……例三:寤寐求之,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我忘不了她,想要和她在一起,像关雎鸟一样坚贞的守卫我们爱的家园,给她一生的幸福。这个想法像种子扎根在心田,以不可阻挡的力量破土而出,美好的未来如太阳般光芒四射,我激动的热血沸腾,以至彻夜无眠,思念的野草在不知眠的夜里疯长成一片田野……四、关雎中写的最为传神的就是这位男子思慕心仪女子的心理。席慕蓉有一首诗则是写一位女子思慕钟情男子的痛苦心理。席慕容《一棵开花的树》六、爱情自古以来就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无论是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是现代的大片《坦泰尼克号》,爱的情感从来都是高尚而美好的,无论是爱风花雪月,还是花鸟鱼虫,抑或是一个人,都不是见不得光的。为什么中学生的早恋却受尽老师和家长的打压,不被社会承认呢?有这样一位母亲告诉你。这是一位优秀母亲对待女儿情书的态度,觉得很值得各们家长学习.七、中学生他们的肩膀还很稚嫩,人生的步履还很踉跄,不能承担爱情的责任。过早摘下的果实不会甜美。真正的爱情需要平等的人格,独立的个性,相互尊重的基础,共同扎根在同一根基上,同甘共苦,冷暖相依……就如同舒婷的《致橡树》。希望同学们努力成长为一棵树,一自己的高度找到生命中的另一棵树,成就自己两棵树的幸福人生。《关雎》说课稿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本册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