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重型肝炎预后影响指标及预后模型重型肝炎病情危重, 预后较差, 病死率高。 目前针对重型肝炎的治疗方案主要为①内科药物综合治疗;②人工肝支持治疗;③肝移植治疗;另外,肝细胞移植、干细胞移植也在临床研究过程中。准确判断患者的预后, 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因此,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指标进行了大量研究,并通过现代统计学方法进行归纳分析,相继建立了一些预后模型, 对准确判断预后奠定了基础。一、影响重型肝炎预后因素及指标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因素及指标很多,现选择研究较多且临床意义较大者分述如下。(一)、诊断1. 重型肝炎的命名与诊断:在不同国家、 不同时期, 重型肝炎的命名与诊断不同,重型肝炎的概念最早由 Lucke 提出,将发病后 10 天内死亡,尸检肝脏示大块肝坏死或亚大块肝坏死者,命名为暴发性肝炎。此后,因欧美国家由药物、酒精等因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者较多,相继提出暴发性肝衰竭(fulminant hepatic failure)、急性肝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亚急性肝衰竭 (subacute hepatic failure)、缓发性肝衰竭 (late-onset hepatic failure)等概念, 其定义特征为 (1) 不论病因只要临床出现肝功能衰竭症状者;(2) 起病后以发生级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定临床表现来界定肝衰竭的诊断;(3) 以起病到出现脑病的时限来区分急性、亚急性或缓发性。但对上述分型方法尚存在争议, 如有学者认为应将急性肝功衰竭的范围扩大到无肝性脑病者,另有学者提出应增加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的肝衰竭者(acute-on-chronic, AOC)。我国肝炎专家组经过充分讨论,于2000 年西安全国第十届病毒性肝炎会议上将重型肝炎分急性重型肝炎、亚急性重型肝炎、 慢性重型肝炎, 为便于判定疗效及估计预后,亚急性重型和慢性重型肝炎根据其临床表现分为早、中、晚3期。其诊断标准详见《病毒性肝炎》章。. . . 2. 重型肝炎诊断对预后的影响重型肝炎不同分型及不同分期病死率不同,各研究机构报告病死率也有较大差别。例如,刘安等报告24 例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87.5%(21/24) ;郑桂兰等报告小儿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77.3%(17/22) ;缪正秋报告140 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 16.43%,均发生于晚期,早中期无一例死亡;张玉贵等报告亚急性重型肝炎病死率 40%(16/40 );曹长安等报告 15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为64.9%;隋云华等报告 l020 例重型病毒型肝炎中,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