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附件 1 “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 2016 年度申报指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病”或“慢性病”)是目前威胁我国民众健康最主要的一大类疾病。根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 (2015 年)》,2012 年我国居民慢病死亡率达 533/10 万,慢病导致的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重大慢病为主要死因,且增长迅猛。这几大类疾病占总死亡的比例从1990 年的 65.5%增至 2010 年 79.4%。更为严峻的是,由于生活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的影响,预计未来10— 15 年,我国慢病仍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管理改革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 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专项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聚焦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 2 —肺、糖尿病和神经精神疾病等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慢病,各病种联动推进, 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中的瓶颈问题,基础研究、临床转化、循证评价、示范应用一体化布局,重点突破一批重大慢病防治关键技术,搭建重大慢病研究公共平台,建立健全重大慢病研究体系和创新网络,为加快重大慢病防控技术突破、控制医疗费用增长、促进技术合理规范应用、降低医疗和社会负担、遏制重大慢病发病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局面提供积极有效的科技支撑。本专项按照全链条部署、一体化实施的原则,部署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技术研究、恶性肿瘤防控技术研究、慢阻肺防控技术研究、糖尿病防控技术研究、神经精神疾病防控技术研究、重大慢病综合防控研究、重大慢病研究支撑平台体系研究、国际合作研究八个重点任务。专项实施期5 年, 2016— 2020 年。1.心脑血管疾病防控技术研究1.1 心脑血管病人群预防控制技术与策略研究1.1.1 心脑血管疾病营养及行为干预关键技术及应用策略研究研究内容 : 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数字化、标准化及集成创新技术,针对心血管疾病的营养问题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研究营养干预及行为危险因素控制关键技术,开发适合于不同群体及个体、符合健康及心血管疾病需求的综合干预技术包,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