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工艺学习题答案(选做)1.确定下列铸件的分型面。方案 I: φ 125 两圆台凸起妨碍拔模,轴头孔型芯头复杂,安放有困难;方案 II: 底部 A 处妨碍拔模,有错箱可能;方案 III: 仅有错箱可能,方案可行;方案 IV: 分型面处有圆弧,需要挖砂,顶部圆台妨碍拔模。两方案均可行, 但 I 方案存在错箱可能。该零件不算太高, 故方案 II 稍好,从冒口安放来看,II 方案容易安放(在中间) 。方案 I: 分型面为曲面,不利于分型。方案 II :分型面在最大截面处,且为平面,方案可行。II I I II I II 两方案均可,但型芯头形状不同。中心孔应铸出,以防缩孔。但因孔较小,型芯较细,应采用油砂芯为好,干强度高且容易清理,内孔光滑。2.下列铸件有哪几种分型面?大批量生产中应选哪一种?为什么?应采用方案I,方案 II 型芯稳定,但 φ 40 凸台妨碍拔模。大批量生产条件中应采用II 方案,在一个砂型中同时铸出偶数个铸件,两两相对安放,每两个件用一个型芯,可避免型芯处于悬臂状态。4 什么是熔模铸造?试述其大致工艺过程。熔模铸造:用易熔材料制作模样,生产铸件的工艺方法。工艺过程:制作压型熔化蜡料压制单个蜡模制作蜡模组制作型壳(蜡模组浸涂料浆撒石英砂硬化反复多次,再次撒石英砂时颗粒越来越粗)脱蜡烘干,焙烧造型浇注落砂清理(为改善粗晶结构,可进行热处理)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3 分)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结构斜度: 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 并确保型腔质量。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I II I II 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2 分)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圆角: 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2 分)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落料的凸凹模间间隙小,拉深凸凹模间间隙大,普通拉深时,Z=(1.1~1.2)S 5.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