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考点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知识点点睛:1、试说明市场经济下货币均衡的实现过程离不开利率的作用(1)市场经济条件利率的变动能够作为货币均衡的指示器,因为在均衡利率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的变动还能成为由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自动调节杠杆。货币失衡表现为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或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由于利率与货币需求呈负相关,①当货币供给为内生变量时与利率呈正相关,所以利率的变动会影响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的发生变化,最终在新的均衡利率水平上形成新的货币均衡。②当货币供给为外生变量则货币需求只对利率有影响,但却不能通过利率机制影响货币供给。2、试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表现的差异(1)在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均衡问题的主要矛盾是货币供给经常偏多,而且因供给偏多的失衡长期保持在较严重的水平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供给过多和供给不足经常交替;(2)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货币供求的均衡或失衡不直接表现在价格和利率的变动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则表现在物价和利率的变动上;(3)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对货币供求的调节主要依靠计划方法和行政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和利率在货币失衡趋向均衡的过程中有调节功能。相关习题解析:一、填空题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均衡与货币非均衡的实现过程都离不开()的作用。答案:利率2、在()水平上,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达到均衡状态。答案:均衡利率3、科尔内解释集中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经济非均衡的微观主体行为的特征是()和()。答案:投资饥渴、预算软约束4、在典型的市场经济中,总供给和总需求失衡的直接后果是()。答案:物价变动5、我国在 50 年代中期开始提出的“三平”理论,是指()、()和物资供求平衡。答案:财政收支平衡、信贷收支平衡6、国民经济正常运转的理想条件是()。答案:总供求均衡7、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发生影响的典型理论是早期的()。答案:面纱论8、马克思对货币的估价是积极的,他在《资本论》中曾提出()的说法。答案:第一推动力9、货币均衡从实质上说是()。答案:社会总供求均衡10、利率对于公众和企业的货币需求而言,呈()。答案:负相关11、货币供给作为一个内生变量来说,与利率变动呈()。答案:正相关1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和价格在由货币失衡趋向货币均衡的过程中除具有指示功能外,还具有()功能。答案:调节13、在集中计划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