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解像力检测2 鏡頭解像力檢測第一章:鏡頭品質檢測在這一課程當中,我們要針對“鏡頭的投影解像力量測”來做一個簡介。任何產品的產出都需要經過檢驗,對於鏡頭,我們也有一套檢測其品質的方法。所謂鏡頭的品質管理,首先要對鏡頭進行檢測,然後將這些鏡頭做品質上的分級,比方說最高級、次等級、最劣級,最後根據這些等級,下單到不同的國家。那麼,如何才稱得上好鏡頭呢?一個好鏡頭的影像品質,它所呈現出的影像是沒有變形,色彩準確,沒有場曲、沒有色差等像差,而且影像清晰細緻。一般在鏡頭品質檢測時,所考慮到的光學性質包括:畸變、光斑、亮度的均勻性、對比度、解像力⋯等。什麼是光斑呢?如果鏡頭內部處理不佳,比方說鍍膜不良、鏡頭設計不當、鏡頭沒有塗黑,或是表面粗糙度不夠精細,這些情形都可能使鏡面產生多次反射或散射的現象,產生不必要的光線,而使影像斑斑點點,我們就稱這種現象為光斑 。有關畸變的定義可參考“鏡頭檢測之光學基礎”課程。畸變的量測在“鏡頭的MTF量測”課程中有介紹,而亮度的均勻性、對比度通常伴隨光學系統整體架構一起進行量測,可參考“投影機的亮度、對比度檢測”課程。在此,我們僅介紹鏡頭的投影解像力檢測。3 第二章:投影解像力儀2-1 投影解像力儀投影解像力儀是一種利用光學投影的方式進行鏡頭解像力測試的儀器,是用來評定鏡頭解像力的簡易檢測方法。我們以日本Pearl Optical Industry出廠的 RPT 型投影解像力儀做例子,不同的型號代表不同的款式,而它們之間最主要的分別就在於測試標靶的大小,可分別應用在不同的產品上,例如投影機、數位相機等。2-2 投影解像力儀的外觀這是兩種不同型號的投影解像力儀:RPT-15C和 RPT-107 。基本上 ,兩者的內部構造大同小異,4 只有測試標靶和夾持鏡頭可移動的範圍不同。從外觀上來看 ,我們可以看到投影解像力儀的測試標靶、待測鏡頭的挾持環和水平調整儀,而燈源位置則在儀器的內部。2-3 投影解像力儀的內部構造看過了外觀,現在我們來瞭解一下投影解像力儀的內部。首先,我們先得認識測試標靶,測試標靶的樣式如上圖所示,不同半徑的圓圈代表不同視場的圓。在各個視場所形成的圓圈中 :於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方均有不同空間頻率分佈之黑白線對。而下面的圖則為投影解像力儀的基本構造:黃色的光源經過過集光鏡組將光源投射在測試標靶上,也就是粉紅色顯示的部分;測試標靶上有許多橫直的黑白線對條紋,因此,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