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医院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检测规范

医院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检测规范_第1页
1/8
医院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检测规范_第2页
2/8
医院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检测规范_第3页
3/8
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检测法律规范1.目的法律规范患者在麻醉期间的管理,保证手术患者安全。2.范围医院科室/部门、员工、医学学员、患者、来访者。3.定义无。4.内容4.1 麻醉医师4.1.1所有麻醉医师均应系统地接受过麻醉学和复苏的培训,并持有行医执照。4.1.2在麻醉医师实施麻醉时,应有熟练的助手配合。4.1.3 在整个麻醉期间,麻醉医师不应离开病人。最熟练的助手也不能代替麻醉医师的作用。4.1.4麻醉医师应有全面和清楚的麻醉记录,这一记录应是病历的一部分。4.1.5在麻醉开始前,麻醉医师应检查所有的麻醉设备并保证其正常使用。4.2 麻醉机和麻醉器械4.2.1 麻醉机应定期检查,保证其功能正常。在麻醉前,麻醉医师除保证麻醉机能正常使用外,气管插管器械、麻醉机呼吸回路和监护设备功能也应良好。麻醉机呼吸回路包括管道、活瓣、贮气囊和其他附属设备。4.2.2麻醉机供氧系统在气源突然中断时应能立即报警。4.2.3 麻醉机应有防缺氧装置,在 22 年后生产的麻醉机均应有此装置。4.2.4 麻醉回路内应有氧浓度监测和报警装置。4.2.5麻醉回路内应有测压装置能检测和显示异常的压力变化,如管道连接脱落、漏气和压力过高。4.2.6在应用机械通气时,一定要有接头脱落报警装置。4.3 术中病人的监测麻醉医师从麻醉诱导开始,就应不断检查仪器的工作情况,病人的麻醉深度、呼吸和循环以及氧合情况直至病人送至麻醉恢复室或麻醉后监护病房(post anesthesiacare unit, PACU)。4.3.1在整个麻醉期间,麻醉医师应仔细持续地监护病人。4.3.2对病人生命体征的监测应是临床观察和仪器监测相结合。4.3.3 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以下三个指标必须监测:氧合、循环和通气。皮肤粘膜的颜色和切出血的颜色可反映氧合情况。脉搏氧饱和度监测为临床观察的必要的补充。4.3.5 循环监测包括脉搏、心率、血压和听诊器监听心音。4.3.6血压和心率的监测应该详细记录,记录应放入病历中。4.3.7 在麻醉过程中,ECG 应持续监测,虽然轻度的氧合不良和循环不稳不会引起 ECG 的改变,但 ECG 对诊断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4.3.8 在整个麻醉过程中,监测通气是否适当,可通过:①胸壁的起伏。②贮气囊的活动。③胸前或食管听诊器听诊呼吸音。4.3.9 所有气管插管人工通气的病人均应监测呼气末 C02浓度。4.3.10 除以上基本的监测指标外,特别病例还需增加监测项目。可采纳的特别监测有:①有创动脉和静脉压监测。②神经功能监测。③生化和血液流变学监测。④应用肌松...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医院麻醉期间生命体征检测规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