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长发育儿童生长发育与保健与保健托儿所、幼儿园是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托儿所、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前言一、儿童生长发育一、儿童生长发育•第一节婴幼儿解剖生理特点与保健•小儿除形体与成人不同之外,内脏器官与成人也有一定差别。㈠㈠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鼻、咽、喉通称为上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肺泡则称为下呼吸道。上呼吸道:鼻腔小鼻道窄,粘膜嫩血管丰富,感染时易肿胀而致鼻塞。鼻泪管短,开口近眼内角,鼻腔感染易引起结膜炎症。耳咽管短且宽,呈水平位,故呼吸道感染易引起中耳炎。鼻咽部的腭扁桃体随年龄增长而增大,4至10岁时发育达最高点,故扁桃体炎常见于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喉部呈漏斗状,腔窄,软骨柔软,粘膜嫩且富于血管,有炎症时易引进喉梗阻,可危及生命。小儿呼吸器官的特点:下呼吸道下呼吸道::气管较狭窄,管壁及软骨柔软,弹性组织缺乏,粘膜血管丰富,粘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排出病原体,故易感染引起呼吸困难。由于右侧支气管由气管直接延伸,较粗短而垂直,故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肺泡少,血管丰富,所以含气量小,充血量大,肺部易发生感染。呼吸运动的特点:呼吸运动的特点: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且呼吸的节律性不强。正常呼吸频率:新生儿40~60次/分<1岁30~40次/分1~3岁25~30次/分4~7岁20~25次/分Who特别强调:呼吸增快是肺炎的主要表现!*积极锻炼身体,经常做户外活动。*注意季节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室内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注意营养。*预防气管异物吸入。保健要点消化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组成。小儿消化道的特点:口腔粘膜嫩,富于血管,易于受伤。乳牙牙本质较软脆,釉质薄,口腔中某些细菌可与食物中的糖作用生成酸,使牙釉质表面被腐蚀出现龋洞引起龋齿。一般乳牙萌出后6个月左右就可发生龋齿,如不及时修补腐蚀可继续下去直至留下牙齿残根。㈡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幼儿食道短而狭窄,粘膜嫩,管壁弹性差,易于损伤。小儿肠道相对较长,肠系膜柔弱而长,粘膜下组织松弛,易发生肠套叠,如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肠坏死。小儿直肠较长,粘膜与粘膜下层固定差,所以长时间坐便盆或腹泻时易引起脱肛。同时因肠蠕动弱,易引起便秘。保健要点保健要点*建立合理的饮食制度*培养定时大便的习惯,不要长时间坐便盆。多吃蔬菜,多喝水,多运动以防便秘。保健要点保健要点*注意口腔清洁,保护牙齿。方法:·养成饭后漱口,早晚刷牙的好习惯,刷牙应面面俱到。·少吃糖,尤其在睡前。·锻炼牙齿的坚固性。·注意营养。·定期检查牙齿,发现龋洞及时修补㈢㈢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组成了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系统中不断地流动着。小儿心脏特点: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因为小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代谢旺盛,对营养物质和氧气需求大,而小儿心脏收缩能力欠佳,只有通过增加心率来增加心脏输出以满足机体需要。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正常小儿心率:新生儿100~160次/分婴幼儿100~140次/分>3岁60~100次/分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血液呈鲜红色,出血时呈喷射状。·静脉:壁薄,弹性小,血液流速慢,血液呈暗红色,出血时缓缓流出。·毛细血管:壁极薄,流速极慢。血液特点:血浆中含水量较多,含凝血物质较少,因此,小儿出血时止血慢。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保健要点:*服装应宽松,以利于血液循环。*积极锻炼,促进血液循环。*根据不同年龄组织适当活动。*合理营养。((四)排泄系统四)排泄系统::泌尿器官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泌尿器官的特点:·婴幼儿输尿管长而弯曲,管壁发育不良,易扩张受压造成排尿不畅而诱发感染。·膀胱的肌肉层薄,弹性组织发育欠佳,贮尿机能差,而本身神经系统调节功能不完善,故2岁内小儿易遗尿。·男婴尿道较长,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