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便秘的中医护理VIP免费

便秘的中医护理_第1页
1/35
便秘的中医护理_第2页
2/35
便秘的中医护理_第3页
3/35
便秘的中医护理概念•便秘是临床的常见症状,可出现于各种急慢性病证过程中。如肠神经官能症、肠道易激综合征、结肠、直肠、肛门疾患、一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均可引起便秘。药物性因素、肌力减退等亦可致排便困难。•中老年多发,女性比较多见。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年老体虚•感受外邪病机本病发生机制多与肠胃积热、气机郁滞、阴寒凝滞、气血阴津亏虚等因素有关。•主要病机为大肠的传导失常。•病位在大肠,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病理性质概括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寒、热、虚、实之间,常相互兼夹或相互转化。病证分型★实秘-----1热秘--肠胃积热所致2气秘--气机郁滞、腑气不通所致3冷秘--阴寒凝滞,滞液不行所致★虚秘------1阴虚秘2阳虚秘3气虚秘4血虚秘护理评估•评估既往排便习惯•评估排便周期•评估病因及诱发因素•评估虚实护理诊断•便秘----与热结肠腑或气阴亏虚等因素,导致肠道传导不利有关•潜在临厕虚脱----与气血亏虚,大便难出,努挣虚脱有关•潜在的肛裂、脱肛----与大便干结排出困难,临厕努责,损伤肛门组织以及便秘日久,中气虚弱有关•腹胀、腹痛----与肠腑热盛、肠燥便结、气机通降失常有关护理措施病情观察起居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对症护理病情观察观察每日大便的时间、次数、性质,以及腹胀、腹痛的情况。起居护理①提供舒适隐蔽的排便环境。体质虚弱者,指导病人床上排便,不宜久蹲、努责。必要时有人陪伴,防止意外。注意用屏风遮挡,保护隐私。②指导病人床上活动,增强大肠传导功能。③指导病人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④便后温水清洗局部,必要时涂油膏润泽以防肛裂。⑤教会病人做提肛、缩肛活动每日2次,每次10-20下。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多饮水,常服蜂蜜、牛乳、麻油,忌食辛辣、煎炸之品,禁烟酒。①热秘者,忌食大蒜,辣椒,酒等辛辣刺激食物,每日晨起饮凉开水1杯,或蜂蜜水,或每日用大黄茶1袋或番泻叶3~6g泡水饮用,以泄热通便。亦可常食芹菜粥。饮食护理②气秘者,忌食煎炸、辛辣食物,可多吃柑橘、萝卜、佛手等调气之品,还可常食糯米粥(糯米100g,槟榔15g,郁李仁15g,火麻仁15g。《圣济总录》)。行气润肠通便;紫苏麻仁粥(苏子10g,火麻仁15g,粳米50~100g。《普济本事方》)化痰润肠通便。③冷秘者,忌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温热,多喝热饮或热果汁。饮食护理④血虚秘者,多食养血润燥食品,可用黑麻仁、胡桃肉、松子仁等份,研细,稍加白蜜,每日晨起空腹冲服,以养血润燥通便,慎用或忌用泻剂。⑤气虚秘者,忌食生冷瓜果,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益气润肠之品,可给予黄芪粥、山药粥、扁豆粥等。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润肠通便药,通便药应在清晨或睡前服用。•观察用药后大便的次数、性质、量、色等,并做好记录。•热秘者,汤药宜偏凉;冷秘者,中药宜热服;若阴寒较甚,可配合服用半硫丸,但应注意观察其毒性反应。情志护理对于气秘病人,应做好情志护理,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加重病情。对症护理•指导或协助病人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以促进肠蠕动。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遵医嘱可行耳穴埋籽,选大肠、小肠、肺经等穴,每日3次,每次15分钟,加压刺激,以助排便。对症护理•针刺治疗:1)热秘者,可取大肠俞、天枢、支沟、合谷、曲池,用泻法,以泄热通便。2)气秘者,可取大肠俞、天枢、中脘、期门,用泻法。3)冷秘者,可针刺肾俞、大肠俞、上巨虚等穴,用补法,并可灸神阙、气海穴,以温通下焦。对症护理4)气虚秘者,可取穴大肠俞、脾俞、胃俞、天枢等,用补法。•若病人燥屎坚硬,无力排出时,可协助掏出,减轻病人痛苦健康教育•注意饮食调理,合理搭配饮食,以清淡为主,多吃粗纤维的蔬菜及香蕉、西瓜等水果,勿过食辛辣厚味或饮酒无度。•调摄生活,加强锻炼,尤其是腹肌的锻炼,特别是体弱者,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避免久坐少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切勿养成药物通便的依赖思想。•调畅情志,习惯性便秘者,须保持心情舒畅,克服对排便的恐惧。外治法治疗便秘•敷脐法:如匀气散:连须葱一根,姜一块,盐一捻,淡豆豉21粒。用法:上药同捣为饼,烘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便秘的中医护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