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灭活血浆的制备输血科赵洪飞主要内容一、血液组成二、血浆与血清的区别三、血浆的分类四、血浆的规格及制备五、血浆的病毒灭活意义、原因及要求六、血浆病毒灭活的制备方法七、输注血浆的适应症八、输注血浆的禁忌症一、血液的组成简单地说,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人们所说的血球)两大部分组成,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就可发现血浆和血细胞明显分为两部分,血细胞因为分量较重被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透明液体就是血浆。血细胞部分是由有固定形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部分组成的。血浆中含有91%~92%的水分,其他的主要成分是血浆蛋白、激素、营养物质、代谢产物、酶类、电解质、微量元素和血液气体等。如果血液不经过抗凝处理,让其自然凝固,血液也会分成两大部分,沉淀在下面的是凝固在一起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有形成分;浮在上面的清晰透明的淡黄色液体是血清,血清中不含有血细胞和纤维蛋白原成分。血清是血浆除去纤维蛋白原后的胶状液体,其中主要是白蛋白和球蛋白,血清不会凝固。血浆是血液的液体部分,呈半透明,淡黄色粘稠状.在体外可用各种方法使与血液中的细胞成分相分离。血浆含有血清和纤维蛋白原,后者对凝血有一定作用。在某种病变情况下,可单独输入血浆,以补充患者的体液。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块,所以血清中无纤维蛋白原,这一点是与血浆最大的区别。二、血浆和血清区别三、血浆的分类血浆制品主要有新鲜冰冻血浆和普通冰冻血浆。新鲜冰冻血浆是抗凝全血干6-8小时之内在4℃条件下离心将血浆分出,并迅速在-30℃以下冰冻成块,即为新鲜冰冻血浆。冰冻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期为1年。制品内含有全部凝血因子,主要用于各种凝血因子缺乏症病人的补充治疗。普通冰冻血浆是全血在保存期内或过期5天以内经自然沉降或离心分出的血浆,立即放人-30℃冰箱冰冻成块,即为普通冰冻血浆。冰冻状态一直持续到使用之前,有效期为5年。该制品内含有全都稳定的凝血因子,但缺乏不稳定的凝血因子VIII和V,主要用于凝血因子VIII和V以外的因子缺乏症病人的治疗。新鲜冰冻血浆保存期满1年,可改为普通冰冻血浆。四、血浆的规格及制备规格:目前国内血浆计量单位为ml,常用的规格为200ml/袋、100ml/袋和50ml/袋,允许容量误差范围为±10%。制备:手工制备方法:可用二联袋、三联带或四联袋来制备。用二联袋制备时,制备血液成分用的全血,就难过一次强离心后即可将浓缩红细胞和血浆分离,把血浆挤入空卫星袋,迅速冷冻即成。用三联采血袋制备悬浮红细胞和新鲜冰冻血浆时,制备成分用的全血,经第一次强离心将血浆分入第二袋,再将第三袋的红细胞保存液加入首袋与红细胞混合即为悬浮红细胞。。血浆再经第二次强离心,上清血浆分入第三袋中,立即速冻后即为新鲜冰冻血浆。血液成分单采机采集血浆:绝大多数的血液成分单采机都可以采集血浆。所采集的血浆在国外可分为原料血浆和临床使用血浆两种,我国目前只用于原料血浆的采集。采集过程的操作规程,一定要按不同厂家的不同型号的血细胞分离机的使用说明来制定并严格执行。。五、血浆的病毒灭活意义、原因及要求1、血浆病毒灭活的定义血浆病毒灭活指的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蛋白的结构受到破坏,让血浆中可能存在的病毒失去感染、致病和繁殖能力。2、血浆病毒灭活的意义输血可以传播疾病,特别是各种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病毒,广泛存在血浆里,通过应用血液制品而传播的疾病更是令人担忧,特别是目前艾滋病的迅速蔓延和全球性的传播,很多国家把预防和控制HIV感染作为国家生死存亡的一项重大国策。因此,如何防止因输血而被传染上疾病,是当前输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乃至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要从根本上控制和杜绝血源性的传染病,除了加强对一系列血液传播疾病的筛选外,还必须对血液进行灭活病毒处理,才能做到输血安全。对血液成分进行病毒灭活是实现安全输血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这样大大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为我国的输血及临床事业做出了重大共享。为防止输血而传播疾病,临床应用病毒灭活血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