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高血压病我国高血压病的现状1959年发病率患病人数1979年1991年2002年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万人0•我国高血压病患者数量已达1.5亿,每年增加300多万人•在我国,每三个家庭就有一个高血压病患者国人对高血压病的认知状况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三高三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三低三低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不长期规律服药不坚持测量血压不重视非药物治疗三不三不同学们知道血压是怎样产生的吗?是不是到诊所进行一次血压检查如果高于140/90就是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病的诊断•非同日测量3次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是指一般间隔2周,不是指今日、明日、后日。•建议成年人每两年测一次血压,35岁以上为重点人群-概念★一、概述--高血压标准-发病情况★三、类型及病理变化急进性高血压病缓进行高血压病二、病因和发病机理发病因素发病机制一、概述★(一)概念1、高血压:凡是动脉血压升高,称为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约占90-95%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约占5-10%★(一)概念2、高血压病:没有任何器质性疾病为原因,病变早期仅以全身细小动脉痉挛,血压升高为特征的独立性疾病,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3、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某些疾病所引起的动脉血压升高,其动脉血压升高是该疾病的临床症状之一,故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二)高血压标准★高血压标准:收缩压≥140mmHg(18.4kPa)和舒张压≥90mmHg(12.0kPa)高血压的定义和分期分期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正常血压<120<80高血压前期(正常高值)120-13980-89高血压Ⅰ期140-15990-99高血压Ⅱ期160-179100-109高血压Ⅲ期≥180≥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90(三)发病情况原发性高血压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中老年多见,全身细小动脉硬化为特征男女发病无明显差异左心室肥大两肾颗粒性硬化脑出血二、病因及发病机理•控制高血压是预防中风的重点长期过度的精神因素刺激(紧张.焦虑.悲伤.抑郁等)↓大脑皮层功能紊乱遗传因素↓摄钠增加↓皮层下血管运动中枢功能紊乱平滑肌信号缺陷↓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增生儿茶酚胺分泌↑R-A-S系统→水钠潴留肥大↓↑全身细、小动脉收缩肾缺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血容量↑↓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外周阻力↑血压升高(二)发病机制★二、类型及病理变化-急进型高血压病(恶性高血压病):5%高血压病--缓进型高血压病(良性高血压病):95%-机能紊乱期: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病理变化--动脉病变期:全身细小动脉硬化-内脏病变期:心、脑、肾病变(一)缓进型高血压病1、机能紊乱期临床特点:*无明显临床表现*仅有血压升高,呈暂时性、波动性*经休息和治疗可恢复正常病变特点:全身细、小动脉间歇性痉挛心、脑、肾等脏器均无明显器质性病变2、动脉病变期病变特点:全身细、小动脉硬化2、动脉病变期(1)细动脉硬化:玻璃样变(2)小动脉硬化:*内膜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增生*中膜平滑肌增生、肥大,并伴有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增生(3)大动脉:可伴有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玻璃样变性•肾脏小动脉硬化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璃样变性良性高血压之小动脉病良性高血压之小动脉病变变2、动脉病变期临床特点:血压进一步升高,并持续于较高水平,常需降压药才能降低血压3、器官病变期病变特点:心、肾、脑等重要器官发生形态变化临床特点:除血压升高以外,伴有各器官功能障碍•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绞痛•左心室肥大•心衰•肾脏病变•肾衰(1)心脏病变特征性病变:左心室肥大*向心性肥大:由于长期压力负荷过重,心肌细胞增粗变长,心壁增厚,乳头肌和肉柱增粗变圆,但心腔不扩张。*离心性肥大:由于肥大的心肌与供血不足不相适应,心肌收缩无力而失代偿,心腔明显扩张。normal•向心性肥大离心性肥大高血压性心脏病:由于高血压病引起心脏改变。肉眼观察:•心脏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左心室壁明显增厚•乳头肌和肉柱明显增粗左心室壁增厚,肉柱及乳头肌增粗(2)肾脏变化特征性病变: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高血压时双侧肾脏对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