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计划书城市建筑废料绿色循环CONTENTS目录01项目背景02关于我们03040506实施方案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品介绍项目背景01前言建筑垃圾的分类建筑垃圾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我国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发达国家建筑垃圾处理市场现状建筑垃圾概述建筑垃圾管理的政策措施建设生态文明的国家意志相关政策措施建筑固废综合利用四大趋势本项目实施利好条件前言建筑垃圾主要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产生,这些城市建筑更新速度快,建设规模大,建筑的装饰、装修耗材多,是建筑垃圾的主要来源。中国处于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未来建设仍为粗放式建设模式,同时在未来若干年,我国有相当比例的上世纪建成的旧建筑将到达使用年限而面临拆除,建筑垃圾量将持续放大。建筑垃圾年排放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市年排放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统计显示,在每1㎡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会产生500-600吨。预测未来我国的工程建设将持续10-15年,每年会产生约6亿吨的建筑垃圾。就全国而言,有200多座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垃圾堆存侵占的土地面积多达5亿多平方米。中国建筑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远低于发达国家中英国的132年和美国的74年。使用寿命的短暂即源头材料控制问题无解决情况下,建筑垃圾量将持续放大,并且未来几年我国将无法解决此问题。未来若干年,我国有相当比例的上世纪建成的旧建筑将到达使用年限而面临拆除,届时建筑垃圾的产生量将是相当惊人的。我国建筑施工垃圾产量与拆除垃圾产量的比例稳定地维持在50%左右。2005年和2006年建筑垃圾产量估算分别为6.35亿吨、7.39亿吨。全国建筑垃圾产量估算值呈逐年递增趋势。据住建部公布的最新规划,到2020年中国还将新建住宅300亿平方米,由此产生的建筑垃圾至少达到50亿吨。中国每年的新建筑面积达到20亿平方米,全球40%的水泥和钢材都用在了中国的建筑工地上。我国是当前世界上基本建设量最大的国家,占全世界年整体建设量的50%,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30%-40%,从1991年到2005年短短15年间,我国建筑垃圾每年的产生量从6600万吨急速攀升至接近6亿吨。根据2015年底调查研究表明,国内每年建筑垃圾产量保守估计在10亿吨以上,并且不包括渣土之类可直接或间接二次利用的那部分,并且每年均呈增长趋势。建筑垃圾概述建筑垃圾的定义:建筑垃圾是指在对建筑物、构筑物的建设、维修、拆除和装修的活动中产生的对建筑物本身无用或不需要的排出物料。狭义上的建筑垃圾指的是在建筑施工、建筑拆除、建筑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基坑开挖、道路开挖、建筑工地施工、旧建筑拆除和建材生产五类。对建筑物本身无用或不需要,决定了物料是否为垃圾。而循环经济理论指出“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建筑垃圾可能对建筑物本身是无用的,但可以作为其它材料的填充物或者解构之后重新使用,所以它仍是具有价值的一种资源。建筑垃圾主要以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的废弃混合物组成,如按照当前常用的填埋堆放的处理方法,其一般需要经过很长时间其物理、化学特性才可趋于稳定。在填埋期间,废砂浆和混凝土块中含有的大量水合硅酸钙和氢氧化钙使渗滤水呈强碱性;废石膏中含有的大量硫酸根离子在厌氧条件下会转化为硫化氢;废纸板和废木材在厌氧条件下可溶出木质素和单宁酸并分解生成挥发性有机酸;废金属料可使渗滤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离子,从而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地之外的其它地方。而且,即使建筑垃圾已达到稳定化程度,堆放场所不再有有害气体释放,渗滤水不再污染环境,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处,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建筑垃圾的分类建筑垃圾分类:按照产生的来源,建筑垃圾主要由建筑施工、建筑装修和建筑拆除过程中产生,下面分别讨论在这三个过程中建筑垃圾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比例。建筑施工垃圾在建筑施工中,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施工垃圾各种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但其主要成分一致,主要有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