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教学目的: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3.了解主要人物性格教学重点:从人物的外貌描写中分析主要人物性格教学难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小演练一、完成预习内容(1).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2).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毁,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3)、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2.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3.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4.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5.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6.七擒孟获:_______________7木牛流马:__________________8.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__(4)、同学们课前完成“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舌战群儒”和“草船借箭”的典故整理二、导读名著1.《三国演义》的形成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2、《三国演义》的人物分析: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1.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垂手下膝,目能自顾其耳。人物: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如重枣,唇若涂丹,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身长七尺,细眼长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知识1.失街亭之后,“武侯弹琴退仲达”,这说的是什么人之间的故事?你怎样看待这个故事?答:这说的是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故事。如何看待:诸葛亮能把握对方多疑心理,故意表1现出与平日“谨慎”不同的样子,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使对方因多疑而不敢行动。或:司马懿其实并不急于打败诸葛亮,以免出现对自己不利的“过河拆桥”、“兔死狗烹”的情况2.《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3.《三国演义》塑造厂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三绝”是哪三个人?试选“一绝”举—一例说明其“绝”。答:曹操“奸绝”,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借粮官的人头以弹压军心、“梦中”杀人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关羽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诸葛亮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智算华容、计用空城等则体现出他的智慧。4.《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5.诸葛亮何以《三国演义》中第一主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其智和忠,请举例说明诸葛亮的智慧。答:“隆中对策”,未出茅庐而尽知天下;火烧博望新野;赤壁之战,最能体现孔明军事才能;七擒盂获;空缄计;八卦阵。(能写出五个即可)7.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