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盐类的水解课型新知识课授课人授课班级教材分析1. 课程标准:【内容标准】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的 PH,说明这些盐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原因。2.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第三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涉及的知识面较宽、综合性较强,是前面已学过的离子反应、电解质的电离、水的电离平衡和水的离子积以及平衡移动原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本节的教学与前面的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直接影响本节的学习。在后面的教材编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盐类水解的相关知识,比如:明矶的净水原理以及咼一教材中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等等。所以本节教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理论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分析由于学生连续学了两章全新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没有兀素化合物的知识形象,且难度也较大,这时学生心理上难免会产生一定的疲倦感和畏惧感。学习本节内容前,学生已经对离子反应,强弱电解质的电离,化学平衡的建立以及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等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分析溶液中各种离子水解平衡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解释强酸弱碱盐和强碱弱酸盐的水解。(2)能应用盐类水解规律判断盐溶液酸碱性。(3)学会书写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探究实验,提高动手操作能力。(2) 通过讨论交流,逐渐形成分析、归纳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养成实事求是、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3厂任务 1.1:通过学生、探究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的酸碱性厂任务 1.2:通过交讨论、回忆旧知对盐类重新进行分类<>任务 1.3:寻找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间的关系I)^任务 2.1::通过思考、、一讨论探寻盐溶液呈-酸碱性的原因)厂任务 2.2:结合电离 Q知识、通过微观层面的分析得出盐类的水解p 勺概念和本质厂任务 2.3:盐类的水解、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和注意事项《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4《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5《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6《盐类的水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