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理论概述专业学号姓名RESEARCHONTHEPRINCIPLEOFINNOVATIVEDESIGN创新设计原理研究就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名字是俄文首字母对应转换为拉丁字母的缩写;Altshuller被尊称为TRIZ之父。创立TRIZ理论的时候就指出:一旦我们对大量好的专利进行分析,提炼出问题的解决模式,我们就能能够学习这种模式,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TRIZ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TRIZ理论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快速确认和解决系统中存在的矛盾,而且它是在技术的发展进化规律及整个产品发展过程的基础上运行的。因此,运用TRIZ理论可大大加快发明创造的进程,提高产品创新速度。理论概述人们一旦掌握这些规律,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便成为可能。在Altshuller带领下,分析不同工程领域中250万个发明专利,优选出50万个有代表性的专利,对这些专利搜集、研究、整理,建立起一整套体系化的、实用的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方法体系-TRIZ。0102无论是一个简单产品还是复杂的技术系统,其核心技术的发展都是遵循着客观的规律发展演变的,即具有客观的进化规律和模式技术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是用最少的资源实现最大效益的功能。各种技术难题和矛盾的不断解决是推动这种进化过程的动力03TRIZ理论的核心思想创新问题标准解法现代TRIZ理论体系主要内容:创新思维方法与问题分析方法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矛盾解决原理发明问题解决算法ARIZ基于物理、化学、几何学等工程学原理而构建的知识库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技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由元件和操作构成。系统的更高级系统称为超系统技术系统进化是指实现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都要经历如S曲线所示的四个阶段: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40条发明原理:TRIZ的分析工具主要有三部分:冲突矩阵,40条发明原理,39个通用工程参数,物—场模型等模型。40个工程参数:为了应用方便,上述39个通用工程参数可分为如下3类:物理及几何参数:(1)~(12),(17)~(18),(21)条。技术负向参数:(15)~(16),(19)~(20),(22)~(26),(30)~(31)条。技术正向参数:(13)~(14),(27)~(29),(32)~(39)条。负向参数(Negativeparameters)指这些参数变大时,使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变差。如子系统为完成特定的功能所消耗的能量(第19,20条)越大,则设计越不合理。正向参数(Positiveparameters)指这些参数变大时,使系统或子系统的性能变好。如子系统可制造性(第32条)指标越高,子系统制造成本就越低。矛盾的解决方法:传统的设计是在矛盾的双方取得折中方案,矛盾并没有彻底客服和解决。TRIZ理论的核心是在建立了基于消除矛盾的逻辑方法。运用工程参数来表述矛盾,是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矛盾,推动产品不断进化,从一个状态进化到一个新的状态,向着理想化创新产品设计的方向进行。系统的进化就是不断消除系统矛盾的过程,不仅要改善矛盾的一个方面,同时又希望不要恶化矛盾的另一方面,以达到解决矛盾的理想化。最终理想解(IFR)。TRIZ理论在解决问题之初,首先抛开各种客观限制条件,通过理想化来定义问题的最终理想解(idealfinalresult,IFR),以明确理想解所在的方向和位置,保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沿着此目标前进并获得最终理想解,从而避免了传统创新涉及方法中缺乏目标的弊端,提升了创新设计的效率。如果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比作通向胜利的桥梁,那么最终理想解(IFR)就是这座桥梁的桥墩。ARIZ:发明问题解决算法。TRIZ认为,一个问题解决的困难程度取决于对该问题的描述或程式化方法,描述的越清楚,问题的解就越容易找到。TRIZ中,发明问题求解的过程是对问题不断描述、不断程式化的过程。经过这一过程,初始问题最根本的冲突被清楚的暴露出来,能否求解已很清楚,如果已有的知识能用于该问题则有解,如果已有的知识不能解决该问题则无解,需等待自然科学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该过程是靠ARIZ算法实现的。TRIZ的标准解法:首先将特殊的问题归结为TRIZ的一般问题,应用T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