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马克思主义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与 21 世纪【内容提要】 世纪之交, 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要注重社会主义制度创新, 不断保持社会主义活力;要针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提出中国的发展战略;面对知识经济的大趋势, 必须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在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许多问题,其中制度创新、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三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必须回答的。【正文】一、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制度对于社会活动和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制约和推动作用,制度创新构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因为在唯物史观看来, 制度创新的过程就是一个生产关系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制度创新的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展开,本文探讨的制度创新, 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制度创新,而提出这一问题的前提是, 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创新是坚持、 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理论,而绝不是从根本上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马克思、 恩格斯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就坚持了制度创新的原则, 因为对于科学社会主义而言,本身就是在一个新思维方式基础上的, 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矛盾的科学概括。科学社会主义只有不断面向运动变化的社会生活,不断创新、不断发展,才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恩格斯在 1893 年同法国《费加罗报》记者谈话时指出,我们是不断发展论者, 我们不打算把什么最终规律强加给人类。“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 [1](p17)马克思倾注其一生心血,深入研究解剖了资本主义社会, 得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结论。应当说,这一历史结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为人类历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必须指出的是, 要真正实现这一人类理想,还必须依靠我们的现实努力,尤其需要不断地进行制度创新,也精品文案资料范文分享就是说,历史方向的正确把握还并不完全等于制度的正确制定和实施。如何将对历史规律的科学把握转化为制度创新的现实过程, 马克思本人为我们作出了典范。 1861 年,当时的沙皇俄国废除了奴隶制,俄国社会应当选择什么样的的社会制度,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于是,处于这场辩论中心的查苏里奇便写信求教于马克思。针对查苏里奇提出的问题, 马克思则显示了辩证创新的思维方式,努力探求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制度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