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留给后代一个健康纯净的“精神空间” 各位朋友: 当您漫步书店书摊,浏览各式各样、令人眼花缭乱的书刊报纸时;当您为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人性的善恶美丑或思绪万千、或潸然泪下、或嬉笑怒骂时;当您陶醉于悠扬乐曲中或酣畅淋漓、或行云流水、或荡气回肠般的美妙旋律时,您是否意识到:你、我、他,已经置身于一个被众多精神产品团团包围的“精神空间”之中? 尽管这一庞大“空间”中的主流体现着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是民族优秀文化的延续,然而我们也深深感到,这其中潜藏一股股与主流完全相悖的“污浊之流”,犹如洪水猛兽般地向我们袭来,它毒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空间”,腐蚀了那些心理和生理正处于发育关键时期的一颗颗尚未成熟的幼小心灵。 据调查,某大城市一所监狱的性犯罪青少年中,有 40%的犯罪诱因直接源于淫秽色情出版物;而另一大城市某监狱的性犯罪青少年中,受“黄色鸦片”引诱而误入歧途的竟超过 50%;近年来,一些地方发生的多起“少年集体淫乱事件”中,参加者几乎无一例外地受到淫秽书刊和录像带的“教唆”。有的少年还理直气壮地说:“电影电视、录像片里常有这样做的,我们就想试一试。”这是多么可怕而可悲的“一试”啊!现在,还是让我们把目光投向混迹于“精神空间”中的那股“污浊之流”吧。 80 年代末,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来,许多地方制黄贩黄和非法出版活动十分猖獗,淫秽色情出版物甚至达到泛滥程度。南方和北方相继出现了淫秽录像带的集散地;个别地方竟然出现了“黄色文化交易市场”,公开买卖“黄货”;有些地方的镭射厅和录像厅竞相放映淫秽激光视盘和由激光视盘翻录的录像带,并大肆招贴海报,按“黄”论价,公开向道德和法律宣战。不仅如此,这股无孔不入的“黄流”还大举进犯到以软件和光碟为载体的电脑领域。其中,游戏软件里常常出现带有色情性质的蜘蛛女、脱衣女郎……而显示屏前的操作者大多是一群不谙世事的孩子。至于那些充斥大量淫秽下流画面的黄色光碟则更是不堪入目。这种视觉上的新奇和刺激会给他们带来怎样的心理暗示也就不言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喻了。 据说,在制黄贩黄分子中流行这样一句话:“不干这一行,拿什么吃饭?”然而,这些人又可曾想到,自己在吃饱饭的同时,有多少天真纯洁的孩子正“吃”着由这些叔叔、大爷甚至爷爷辈的“大人们”送来的发了霉、变了质的“饭菜”,这“饭菜”直接危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还要毁掉他们的一生啊。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