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美院简介⒈【中央美院】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华大三部美术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9l8年由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积极倡导下成立的国立北京美术学校,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美术教育学府,也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开端,华北大学美术系的前身是1938年创建于延安的“鲁艺”美术系。1950年4月,在北平艺专和华大三部美术系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央美术学院毛泽东主席题写了院名,徐悲鸿、江丰、吴作人、古元、靳尚谊先后担任院长。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和文艺方向,中央美术学院在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美术教育中不懈努力,把新型的革命美术思想与外来美术教育经验结合起来,把深入生活的创作实践和严谨扎实的基础训练结合起来,形成了高质量、高水平的教学传统和良好的学术风范。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美术专业人才,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我国美术教育和创作的骨干力量。中央美术学院名师荟萃,同时是我国美术创作和研究的一个重要中心。在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学院教师的创作和研究成果以优秀的学术质量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央美术学院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学术建设和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任保持原有优势的基上,增加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发展需求的新学科,积极开展了国际合作办学等对外交流活动,形成了多种专业齐头并进的教学格局。学院现有本科专业四个(绘画、雕塑、艺术设计、美术学)、硕士专业两个(美术学、设计艺术学)、博士专业一个(美术学);设有中国画、油画、版画、壁画、雕塑、设计、美术史7个系和造型艺术专业基础教部,并设有成人教育部、附属中等美术学校;全院每年招收中专生(附中)、专科生(成人教育)、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各类进修生,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完整、系统的美术教育体系。学院教学实行学年学分制管理,本科学制为4年,(雕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5年),研究生学制3年。本科生教学实行1年试读制,新生入学经过1年试读,考核合格方取得正式学籍。本科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4类。必修课与选修课的比例是7:3,专业课与公共课的比例同样也为7:3。4年制学分总量为133一138学分(5年制另加32学分),平均每学期修16-20学分。2年级以上学生每学期都有3周的时间可以跨系选修其它专业的课程。中央美术院现有教授、副教授88名,讲师53名,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近千人。现任院长是著名国画家、美术史论家潘公凯教授,现任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是著名油画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靳尚谊教授,党委书记是扬力同志。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央美术学院由原主管部委国家文化部划转为国家教育部管理,成为教育部直属唯一一所高等美术院校。2001年9月,作为国家“九五”期间重点文化事业建设项目的中央美术学院及附中新址落成。校园占地200亩,首期建筑面积,7.6万平方米,校园规模和办学条件在国际上堪称一流,为中央美术学院在新世纪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⒉【中国美院】中国美术学院位于中国文化古城--杭州,其前身是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于1928年创建的国立艺术院,是当时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校址在杭州西湖孤山罗苑。学校以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蓄”思想为办学方针,提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的学术目标,参照外国美术学院的模式,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初设立中国画、西画、雕塑、图案四个系及研究部和预科部,后又增设建筑、音乐专业。1929年艺术院改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杭州艺专始迁诸暨,后迁江西贵溪,再迁到湖南长沙。当时的教育部下令内迁的杭州、北平两国立艺专在湖南沅陵合并,定名为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其后学校又内迁到昆明、重庆坚持办学,维系中国艺术教育之命脉。1945年8月抗战结束后,当时的教育部确定艺专复员杭州,并且定为永久性校址。在此后不久,联合国建立之初,学院前身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被视为中国艺术教育最高学府。1950年11月学校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