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气的组成第一节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和垂直分层我们随时都能感受到大气的存在风是运动着的大气没有大气,飞机无法在空中飞行。风雨交加是大气剧烈运动形成的极光是太阳风粒子与大气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龙卷风是一种剧烈的大气运动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它像一件外衣保护着地球。学习目标12运用图表资料,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结合实例,分析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与生产生活的联系。一、大气的组成1.低层大气的组成想一想:在我们周围的大气中,都有些什么物质?固体杂质水汽干洁空气氧21%氮78%其他气体1%(氩、二氧化碳、臭氧等)干洁空气的组成(按体积比构成)目标一(任务一)<自主探究>阅读表2-2-1,并结合所给材料总结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自主探究>阅读表2-2-1,并结合所给材料总结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材料1:材料2:化学元素CONHPS百分比(%)50~5519~2415~246.5~7.30.42~0.850.3~2.4蛋白质主要化学元素的含量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约为16%医院病床旁的氧气瓶氧气瓶材料5:材料3:材料4: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动物把二氧化碳当成废料从体内排除,植物却必须用二氧化碳来生产“食物。”二氧化碳可以强烈吸收红外线,对地面有保温作用。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地表温度逐渐升高,就形成“温室效应”。水汽和固体杂质含量很少,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空气上升到凝结高度,固体尘埃作为凝结核,使周围水汽凝结,才能成云致雨。而且它们的含量因时因地而异。例如城市上空的雾比郊区多,就是因为城市空气中尘埃较多的缘故。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光线中的紫外线,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而少量穿透大气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人类和生物则是十分有益的,过量紫外线照射会烧伤皮肤,引起白内障甚至皮肤癌。组成成分作用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固体杂质2、低层大气各组成成分的作用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的温度能够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固体杂质是凝结核,促成水汽的凝结。【思维拓展】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什么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对人类有什么影响?小王坐飞机去外地,发现在机场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不久后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目标二(任务二)()()ABC在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中补完气温变化曲线、标注数值及各层的名称【预习检测】1250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分层依据是什么?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气温(℃)高度(千米)5012高层大气平流层对流层宇宙火箭人造卫星极光流星气温垂直分布积雨云-1006020-20-60臭氧层22~27km电离层整个大气3/4的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对流运动显著上冷下热热量源于地面特点★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一)对流层学而后思学而后思对流层的高度因其对流运动的强弱而异。对流运动的强弱又与地面温度高低直接相关。那么,对流层厚度随季节和纬度有什么分布规律?(1)季节:夏季厚,冬季薄(2)纬度:低纬度17~18km;中纬度11~12km;高纬度8~9km纬度17~1810~1210~128~98~9N90°60°30°0°30°60°90°S厚度(KM)5101520思考:一架飞机从北极出发,到达南极,飞行高度保持在10千米,该飞机依次经过哪些大气垂直分层中哪些层?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A发生时稳定性特别强(不利于垂直运动),易出现大气污染B最有利于逆温发生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C日出前后的逆温层最厚,日出后地面温度升高,逆温层慢慢消失逆温现象特征图5-3表明了辐射逆温的生消过程。图a为正常气温垂直分布情形;在晴朗无云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