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认知与应用》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建议课时:2学时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教学目标专业能力1、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概况;2、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3、能够描述充电桩的作用与类型;4、能够描述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及注意事项。应用能力1、养成做事细心、严谨的作风;2、提高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3、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6S管理意识,注重节约、节能和环保。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学习目录1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概况2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3充电桩的作用、类型与发展4充电操作及注意事项5新能源汽车充电操作规范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概况自19世纪第1辆电动汽车面世至今,均采用可充电蓄电池作为其动力源。充电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包含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能源补给系统,为保障车辆持续行驶提供动力能源。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设备应具有下列功能:(1)将市电进行电力变换为电动汽车充电,供给与动力电池额定条件相对应的电力。(2)根据动力电池的实时状态控制充电的启动和停止,当动力电池充满后自动应停止充电。学习内容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3)根据动力电池的电量、温度,控制充电电流的调节和电池的加热。(4)可根据充电时长的需求来选择充电模式,即:快充或慢充模式。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能实现高效率的快速充电。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电动汽车的快速充电技术。由于快速充电系统需要强大的瞬时功率,所以在快速充电设施中电网的承载能力是一个关键的制约因素。学习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概况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1.按充电设备位置分类按充电设备位置分类,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系统类型有车载和非车载两种。(1)车载充电车载充电指采用地面交流电网和车载充电器(也称车载充电机)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车载充电器一般设计为小充电率,充电时间长(5~8小时)。充电器和电池管理系统(负责监控动力电池的电压、温度和荷电状态)都安装在车上,所以它们相互之间容易利用电动汽车的内部线路网络进行通讯。学习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2)非车载充电非车载充电,即地面充电,指利用专用或通用充电器、专用或公共场所用充电站等对动力电池组进行充电。通常非车载充电器的功率、体积和重量均比较大,以便能够适应各种充电方式。非车载充电器与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在物理位置上是分开的。学习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2.按充电方式分类按充电方式分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类型有接触式和感应式两种。(1)接触式接触式也称耦合或传导式。将一根带插头的交流动力电缆线直接插到电动汽车的插座中给电池充电。其特点是:简单、效率高、不足主要是充电电流小,充电时间长。学习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2)感应式感应充电器是利用高频交流磁场的变压器原理,将电能从离车的原方感应到车载的副方,以达到给蓄电池充电的目的。感应充电的最大优点是安全,这是因为充电器与车辆之间并无直接的点接触,即使车辆在恶劣的气候下,如雨雪天,进行充电也无触电的危险。学习内容感应式充电方式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3.按充电时间分类按充电的时间分,纯电动汽车的充电类型有快速充电(直流快充)和常规充电(交流慢充)两种。直流快充和交流慢充方式的区别是:直流充电(快充)主要是通过充电站的充电桩将直流高压电直接通过直流充电口给动力电池充电。交流充电(慢充)主要是通过家用电源插头和交流充电桩接入交流充电口,通过车载充电器将220V交流电转为330V直流电给动力电池进行充电。学习内容新能源汽车充电的类型与特点单元二新能源汽车的充电学习内容快速充电又称直流快充或应急充电,是以较大直流电流短时间在电动汽车停车的20分钟至2小时内,为其提供短时间充电服务,一般充电电流为150~400A。快速充电模式的优点是充电时间短。相对常规充电模式,快速充电也存在缺点:1)“快充”实际并不快,而且降低动力电池使用寿...